海蔻通 > 杂谈 > 正文

​打屁时有大便溢出是什么原因 打屁都打出来粪便是癌症吗

2024-02-20 23:51 来源:海蔻通 点击:

打屁时有大便溢出是什么原因 打屁都打出来粪便是癌症吗


东湖位于南昌城区闹市中心,南昌人谈起东湖,自然会想到百花洲、八一公园,想到在湖上荡舟、湖畔钓鱼、湖心赏月的情景。而东湖波间,浓柳疏竹掩映的小洲上便是“苏圃”。每当春至,圃内一片绿意,幽静清雅,使人赏心悦目。南昌市八一公园囊括了“豫章十景”中的“东湖月夜”及“苏圃春蔬”两景,吸引着市民和游客前来游览。

东湖夜月

旧时

东湖周边店铺林立

唐朝后沿湖皆植柳

古之东湖,包括现今东、西、南、北四湖,并无四湖之分。明代以后,分成东、西、北三湖,民国以后,以红石垒岸,北湖又成南、北二湖。据江西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宗九奇介绍,东湖自东汉以来,尤其是唐朝后,便是风光秀美之地,沿湖旧皆植柳,有“万柳堤”、“万金堤”之称,诗家词人相关称赞之作甚多。杜牧曾赞其为“十顷平湖柳堤合”。自此以后,东湖即为著名风景区。

唐代诗人李绅作《东湖》诗,写得极妙,诗云:“菱歌罢唱鹢舟回,雪鹭银鸥左右来。霞散浦边云锦载,月升湖南镜波开。鱼惊翠羽金鳞跃,莲脱红衣紫菂摧。浦口值春偏怅望,数株临水是寒梅。”此诗细细读来,四时之景都写进去了。而当夜幕低垂,星月交辉之际,“东湖夜月”的清姿秀色,更是撩人心魄,无数名人高士曾为它所倾倒。

“据我所知,在宋代,东湖周边商业文化非常繁荣,店铺林立,东湖水至清深,鱼甚肥美。坐一叶小舟,静静地欣赏皎洁的月夜景色,周边人群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犹如仙境。”南昌市八一公园管理处办公室主任黄洪珍说。

如今

东湖处闹市中心

映衬百花洲奇花异草

八一公园绿荫如盖,湖水荡漾,是清代贡院的所在地,而如今古建筑遗迹已消失。黄洪珍告诉记者,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江西布政使彭家屏书“百花洲”巨碑,立于百花洲上,后断损。如今园内的“百花洲”石碑是后来重修的,而八一公园是1950年7月定名的。

东湖之中有九曲桥、百花桥及海成堤(亦称“苏翁堤”)跨湖通洲,百花洲上有“水木清华”馆、中山亭,百花洲亭,苏圃和文物广场等,历史上的东湖书院、东湖书画会、南昌行营都设在这里。

“现在的东湖被苏圃路、百花洲路、中山路所包围,周围建起了不少高楼大厦,而东湖似一块翡翠,嵌在珠光宝气的闹市之中,满湖碧水映衬着百花洲的奇花异草,闹中取静的园林氛围常年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黄洪珍向记者介绍。

游览东湖,记者感受到,虽处于闹市之中,人群熙熙攘攘,但百花洲上风光依旧很美,绿柳轻拂水,市民在湖上荡舟,在湖畔散步,傍晚还能在湖心赏月,休闲娱乐十分惬意。

苏圃春蔬

旧时

“苏公”在湖中小洲隐居

终日种蔬织履

苏圃,又名苏公圃,在东湖百花洲三洲之一的东小洲上,是宋代名士苏云卿的隐居之处。当时,国事日非,苏云卿虽有管仲、乐毅之才,终觉“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无能为力。于是在湖中小洲上隐居下来,蓬门瓦顶,种蔬菜、织草鞋,过着与人与世无争的日子。据传,他少时的好友张浚当上宰相后,经过多方打听,得知友人在南昌东湖畔隐居,便屡次派人赠金相聘,请他出仕,但苏云卿终不入宦海。后来他为了避免官员的纠缠,竟逃离而去,不知所踪。

后人赞赏他的高洁,将他与徐孺子并提,还在他隐居的地方建了“苏公祠”来祭祀供奉他,人们也就习惯称水中小洲为“苏圃”。古时苏圃湖水环萦,坐船方可登临。清初,江西巡抚海成为了便于登洲游观,修筑了一道长堤,俗称“苏堤”。1929年,南昌人又垒石护堤,堤中架一小桥,堤边种植杨柳。圃在湖中,四面环水,遍植花木,垂柳夹道,疏竹掩映,尤其是春天,迷离潋滟,景色更佳。

关于“苏圃春蔬”,历代颂美之辞颇多,清代熊洪有诗《苏圃春蔬》云:“学圃前贤事,因君圃得名。一锄烟雨适,双履水云轻。宋代园林梦,张书天上情。凿坯兼抱瓮,无可著先生。”

如今

苏圃内一片绿意

但再无春蔬

东湖波间,浓柳疏竹掩映的小洲便是“苏圃”。此处亭台巧致,曲径通幽。朝辉夕晕之时,波光倒影,迷离潋滟,疏风淡月之中,轻歌互答,笑语融融。苏圃碧水环绕,绿树成荫,叠石如山,桥亭翼然,自古至今都是豫章览胜之地。凡来南昌游历之人,都以先游“苏公圃”为快事。而每当春至,圃内一片绿意,幽静清雅,使人赏心悦目。

古时苏圃坐船方可登临,现如今,步行穿过苏堤便可到达“苏公圃”。近千年来,在南昌民间流传着南宋隐士苏云卿的故事,而现在站在苏圃路旁,便可看到小洲上的苏圃。

现在苏圃中仍然一片绿意,但并未种植蔬菜。据黄洪珍告诉记者:“古时,苏云卿白天挑水种菜,入夜秉烛织履。而如今的苏圃也是为纪念他,但现在确实没有种蔬菜,只是供市民观赏、休闲。”

“东小洲是东湖三洲中最小的,但现在也比过去加大了。在‘苏圃’以南也筑了堤、堆了岛,岛尾有一座六角亭。”西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宗九奇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