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杂谈 > 正文

​正法眼臧 佛说正法眼藏

2024-02-20 23:53 来源:海蔻通 点击:

正法眼臧 佛说正法眼藏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学习阳明心学为主,也就是把阳明心学作为学习中华文化的切入点。而阳明心学三大核心思想之论“致良知”,是继承了孟子的良知之说, 与孔子的仁心之说,因此,阳明心学是孔门正法眼藏。

正法眼藏换成今天的话说,就是:致良知是儒家文化的精髓。

我们一起学习探讨:有时候我们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为什么?

首先让我们读一段阳明先生在《与杨仕鸣》中的原文,这篇文章写于1521年,阳明先生时年五十岁,就是在这一年,他首次提出致良知之说:

区区所论“致知”二字,

乃是孔门正法眼藏,

于此见得真的。

德安得而不日新?

业安得而不富有?

谓“每日自检,未有终日浑成片段”者,

亦只是“致知”功夫间断。

知此者,方谓之知“道”;

得此者,方谓之有“德”。

阳明先生所说的这段话极其重要。我们都想把事情做成,我们把事情做成,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我们自己一颗有智慧、有能量、有胸怀的心。如果我们明白了如何让这颗心更好的有智慧有能量,我们就知道,要做的事就自然而然能做成。

阳明先生这里说的“致知”,就是让我们找到那个天理大道。

天理大道在哪里呢,

就在我们的心上,

就是我们心上的正知正见。

天理即良知,致知就是致良知。

当我们明白,致良知就是孔门的正法眼藏,我们才能心明眼亮,看得真真切切。

那我们如何看得真切呢?阳明先生在这里就说:知此者方谓之知道,得此者方谓之有德。

一个有德的人,德的背后是道,“知”自己的良知,方谓之知“道”。

一个致得良知的人,才叫有德者。所以道是德的根本。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很多人都想把自己的事做成,做成事的道在哪里呢?如果你去这个“事上”找,你去外面找,是永远找不着的。

你要回到决定你的事情背后的良知上,回到心上这个原点。所以我们说:学致良知不是空谈馆,我们是行动队,是知行合一。

所以阳明先生接着说:

但须切实用力,始不落空。

若只如此说,未免亦是议拟仿象,

已后只做得一个弄精魄的汉。

既知“致知”之说,

此等处自当“一勘而破”,瞒他些子不得也。

切实用功四字,真是“顶门一针”。

阳明先生这里讲的是:我们虽然比那些没学习的人稍微好一点,但是我们仍然是在口头上、文字上转来转去,却没有在自己的起心动念那里去“习”,没有切实的观照、反省和引导。这就叫议拟仿象。以为觉得自己明白了,其实是在文字里打转,心上没有所得,白白耗费精神心思。

所以这里讲,自当一勘而破,顶门一针的功夫,就是说:你心上真真切切是这样,你就自然呈现出这样的道,你就自然妙用出这样的德,你就自然成了这样的事。

良知真真切切在那里,我们就致得它,这就是功夫。

否则,就是议拟仿象,就是只在文字和道理上打转转。

我们做任何事情,与任何人相处,无需从外面去寻,只要回到自己的起心动念上去找。

一个人要想个人、家庭和事业有所成就,只有建设和提升了自己心灵的品质,呈现出自己的格局与境界,妙用出自己的仁爱、智慧、胸怀和能量,才能真正明白别人成功背后的心法。所以阳明先生说:

圣人之学,心学也。

今天我们把“圣人之学,心学也”这句话进一步概括化:

什么是心?

心是身之主宰,

心体现在起心动念上,

我们终于明白:

人和人真正的不同,原来是心灵品质的不同。

因为心灵品质不同,所以他的起心动念不同,

起心动念不同,就决定了他的语言、身形、意识不同,

最后就决定了人生不同。

所以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

如果我们是在恒久的快乐和幸福的状态,那可以判断:我们是一颗君子之心,

相反,如果一个人他总是在烦恼和痛苦的状态,那就说明:他的心灵品质并不高,就需要学习明心净心,不断修炼自己,找到背后障碍自己智慧的念头,坚决去除之。

最后,我们再回到今天学习讨论的思考题: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为什么?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却没有真正的努力,

是因为你没有打开心灵真正的宝藏,你只是茫茫荡荡的在手脚上努力,可是:

你的心灵并没有得到成长,

你的格局境界却没有变化,

你的德并没有厚重,

因而你的人生也不会真正的成功。

今天我们做一份工作,不仅仅是做一份工作本身,如果只是做工作事情本身的话,那就是在事上努力,最多是在德上努力。

如果我们想要真正拥有一份崇高感的话,我们就要真正体会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真正读懂他人心中的需要,从而去利益他人,去真心付出,去真正践行,这样我们才是在心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