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杂谈 > 正文

​《悬崖上的金鱼姬》:童话之外,异类人鱼的隐喻与末世预言

2024-08-28 06:41 来源:海蔻通 点击:

《悬崖上的金鱼姬》:童话之外,异类人鱼的隐喻与末世预言

2008年,宫崎骏推出了历时两年多完成的人鱼题材童话——《悬崖上的金鱼姬》,影片上映后,就以简单朴素的手绘画面,大胆明快的色彩运用和纯真的情感表达得到观众的肯定,获得了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动画片,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 ,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亚洲电影(提名) 等奖项。

但就影片的内容而言,海洋之女波妞偶然间来到陆地,碰上男主人公宗介,为了能和喜欢的男孩在一起,波妞冲破父亲的阻碍,放弃强大的魔法能力,最终变成一个5岁的人类女孩,被人类所接纳。这样简单俗套的童话故事,显然并不符合宫崎骏一贯的电影制作风格。

无论是片头敌视人类的父亲藤本培育大量巨型水母,汇集到近海海面,为了终结人类时代而积攒生命之水,还是波妞出海引发海啸,把父亲在仓库存储的生命之水融入海水中,导致古老的地质层发生巨变,海洋进入泥盆纪时期。这样与男女主人公感情发展相联系却又不太相关的情节设置无一不在显示,宫崎骏想要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温馨的童话故事,而是在童话的掩盖下,为成人观众讲述对人类时代终结的预言和想象,使得幼儿和成人能在同一部影片中看到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一、人鱼形象的颠覆和再创,海洋之女波妞背后的隐喻

人鱼传说在东西方文化中均有记载,最著名的要数已经被迪士尼影视化的《小美人鱼》,在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中,人鱼公主的形象是人身鱼尾,外表美艳,性格善良且具有奉献精神,先是救了遇难的王子,不求回报,后又为了接近人类王子,牺牲自己的声音换取在陆地上行走的能力,在爱而不得后放弃最后的求生机会,情愿化为泡沫。

中国历史中,人鱼的形象同样是美丽无比且温顺无害,在《太平广记》中就有记述,东海的海人鱼,长相与人类相似,而且肤白如玉,都是美丽的女子,即便被捕捉囚禁,也不会伤害人。而在《博物志》中则记载了鲛人从海中到陆地生活,在借住后给屋主珍珠以表达感谢的故事。

但波妞的形象,却谈不上美艳,更舍弃了早前人鱼童话中人身鱼尾的形态。与传说中人鱼多数只有两种形态相比,宫崎骏开创性地设计了波妞的三种形态,即人面鱼、半鱼人和人类。在人面鱼状态下的波妞,除了一张人脸外,身体与金鱼无异,游泳速度慢又非常柔弱,一只玻璃瓶就能威胁到她的性命,而波妞的半鱼人状态则更加怪异,如同青蛙身体和鸡爪拼接而成,与人和鱼两种形态都不相关,更像是从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的过渡。

在行为习惯上,波妞也谈不上温顺无害,即便被男主人公宗介救了,也在醒来后毫不客气地攻击了宗介,把宗介当做敌人对待,攻击性十足且喜欢吃肉,这样的波妞与家喻户晓的小美人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以看出,来自海洋的波妞,一开始的目的并不是与人类为友,随着波妞再次踏上陆地,她所携带的力量对人类世界的毁灭性打击也一一显现,首先是海啸,引发大量船只失事,淹没陆地,其次是随着月球越来越靠近地球,导致地球重力场变化,人类世界岌岌可危。对人类来说,波妞是闯入人类世界的异类,也是威力十足的破坏者,她的到来更像是一场灾难的预警,如同时奶奶所说“人面鱼上岸,会带来海啸”

二、伴随波妞出现的自然灾害,对人类时代终结的想象和预言

影片中波妞的第一次出海是趴在巨大的水母身上,而身处海洋的父亲藤本,正在用自己研制的生命之水大量培育水母,无数水母迅速膨胀分裂形成巨大的水母浮到海面上,对于这一画面的创意,宫崎骏在纪录片中提到,是出自不断危害日本沿海渔业生态的越前水母事件。

自2002年以来,日本沿海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越前水母的大爆发,因为越前水母体型巨大,数量众多,把水中的浮游生物消耗殆尽,挤压鱼类生存空间,使得日本渔业大规模受创,但直到目前为止,都没办法彻底解决越前水母对日本近海地区的威胁。

除了渔业受创以外,日本的核能发电厂也没能逃过这一劫, 2006年,大量越前水母涌入日本核能发电厂,将其冷却系统的海水过滤孔堵上,电厂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清理水母,保证电厂的正常运行。

而水母爆发的原因,有专家解释一是人类对鱼类的过度捕捞,使原本是鱼类食物之一的水母幼体大量存活。二是鱼类减少,和水母进行食物竞争的天敌也少了,为水母爆发提供了机会。可以说水母爆发形成自然灾害的幕后主要推手就是人类自己。

宫崎骏选择这样的影片开头,显然是保持了作品的一贯风格,嵌入人类文明不断侵害自然,最终也会遭到自然的报复这一主题,也为后期人类末世到来埋下伏笔。

整部影片的高潮,就是波妞冲破父亲的禁锢,乘着海浪追逐宗介的场景,巨大的海浪翻涌,如同大鱼跃出海面,但童趣的画面背后却是对人类而言的一场灭顶之灾。

海浪冲上陆地,淹没大量房屋,只有宗介居住的悬崖因为高度的原因幸免于难,从宗介家门口看,周围一片汪洋,甚至海洋生物都游到了门外。而在海啸来临时,行驶在海面上的船只也因为无力抗衡而互相撞击,造成大规模船只失事。

城市被淹没,幸存者依靠船只自救,食物和水源都成问题,与之相对的是自然界的巨变,泥盆纪的古老生物出现,陆地沉入海底,海洋生物占据大部分地域,人类的生存环境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如果不是以童话的角度来展开,这部影片与以往的末世灾难片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从一开始就埋下线索,从巨型水母入侵,奇异生物登陆,海啸过后海平面上升,到月球逼近,地球引力变化,人造卫星纷纷坠落,种种异象都是自然用其狂暴的一面抹去人类的痕迹。

巧合的是,影片上映三年后,日本发生3.11大地震,9级的地震又引发海啸,最高甚至达到23米,大量城镇被淹没,居民流离失所。这场灾难如同将影片中的海啸场景重现,只不过影片中对灾难的描绘是基于一场末世浩劫,但也从现实的角度说明了日本被海水淹没的可能性一直存在,地震的发生,使得这部影片对末世的想象拥有了预言的性质。

三、人类时代面临终结,灾难中幸存者的生死观

“每当地震、海啸或者洪水发生,人们都是一味地讨论应该怎样去预防,在我看来,这个地球正在以超过人类想象的速度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正因为它处于这样一个变化的时期,才会发生那些事,所以必须要具备应对它的哲学。”

海啸发生的第二天,宗介和波妞楚门寻找理莎,在路上先是遇到一对夫妇,虽然是在避难,但是看起来却像是出门郊游,而后面遇到的大批幸存者,船上旗帜飘扬,气氛欢快热闹,就像是在进行“嘉年华”活动,搜救人员全力施救的情形也没有被渲染上灾难的悲伤色彩。

而海底世界中的“向日葵之家”更是被老人们欢快的声音围绕,抛却已经身处海底的事实,反而对海底世界的种种生物啧啧称奇,为自己能够获得健康身体充满喜悦, 所有人都忽略了灾难带来的恐惧和死亡。

与此相反的是现实中,每次灾难发生,对幸存者的心理援助工作往往是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如其来的灾难给人带来多重打击,赖以生存的家园被毁,亲人生死离别,灾后的满目疮痍,心理脆弱的幸存者在经历这一切后如何生活是一个大难题。在宫崎骏看来,比灾难发生后讨论如何预防灾难的再次发生更重要的是让所有人具备应对灾难的哲学观,那就是在生命的轮回中欣然接纳死亡,也享受活着的喜悦。

影片最后以宗介承诺无条件接受波妞,得到承诺后的波妞放弃魔法,世界缺口闭合,人类得到拯救结束,这样完美的大结局背后实际上意味着,在人与自然之间,掌握决定权的一直都是自然,人类所能做的只有接受来自自然的馈赠亦或是惩罚,而不是把自己放在主宰者的地位上,妄图掌控自然。

当《悬崖上的金鱼姬》中对末世的想象,在现实中上演后,更加证实了宫崎骏对人类文明进行批判的现实意义,人类不断侵害自然,必然会导致自然的反扑,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争论一再被摆到我们面前。另一方面,在进入21世纪之后频发的自然灾害面前,宫崎骏对人类面对灾难时的生死观的思考,也同样值得我们去分析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