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杂谈 > 正文

​揭秘刘备借荆州的始末,刘备为什么借?他又为什么不还?

2024-08-28 04:59 来源:海蔻通 点击:

揭秘刘备借荆州的始末,刘备为什么借?他又为什么不还?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这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也因此句歇后语让刘备的信誉大打折扣。至于后续《三国演义》中的“三气周瑜”也都是围绕荆州的的“借”与“要”展开的,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要债的快被逼疯、欠债的一味耍赖,不管《三国演义》中怎样美化这件事情,最终对于刘备的形象确实不利的。

刘备

正史中对于此事件也有很多的描述,《三国志》鲁肃传、吕蒙传多次提到荆州是“借”出去的,刘备传等提到孙权要讨回荆州,不过这些记载往往又比较含糊,既没有详细说明刘备是怎么借到荆州的,更没有具体指出这个“荆州”指的是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事情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刘备会借荆州?为什么后面又“厚脸皮”不还了呢?我们今天根据史书来还原一下真相:

1、刘备为什么借荆州?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东汉末年的荆州不是一座城池,而是东汉13州之一,地域广阔。荆州最初由刘表占领,地处长江中游,物资丰富,人口众多,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关键是其地理位置很重要,向西可以进取益州,向东可以进击江东。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荆州会成为吴蜀魏主战场的原因之一。

荆州从地域来说,下辖7个郡,分为南阳郡(河南西南)、南郡(湖北西部)、江夏郡(湖北东部)、长沙郡(湖南东北)、桂阳郡(湖南东南)、武陵郡(湖南西北)、零陵郡(湖南西南)等。

在赤壁之战前,随着曹操南下,刘表死、刘琮降,荆州除了孙权占据了江夏郡的一部分,其他都归曹操所有。

在赤壁之战后,曹操仅剩下北面的南阳、襄阳两郡,而吴蜀联盟夺得其他地盘。其中出力最多的孙权只争取到南郡,刘备则是最大的赢家,不仅稳固了本来拥有的江夏郡,还获得了刘琦投降的荆州江南四郡——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依然未放弃荆州,因为荆州地理位置太重要了,于是他任命曹仁为南方军区司令(征南将军),由横野将军徐晃协助守卫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卫襄阳,做出这些安排后曹操率领其余主力北撤。一时间,曹仁与孙刘联军在荆州僵持了一年多,直到吕蒙在夷陵大破曹军。

据《吴录》记载,看到江陵城无法攻克,刘备向周瑜建议:“江陵城里粮食很充足,这是攻不下来的主要原因(城中粮多,足为疾害)。建议让张飞率1000人跟您攻城,您分给我2000人,从夏水绕到曹仁的后面,曹操听说后必然撤走。”从这条记载可以看出,虽然孙刘联盟,但战场上以吴军为主导,指挥权也在周瑜手中,刘备所部只能充当协同的作用。

直到建安十四年(209年)下半年,曹操看到江陵再守十分困难,决定撤出,回防到襄阳。而孙刘联军也在周瑜的指挥下攻占多处据点,从柴桑到夷陵的长江防线基本上被吴军占领。随后,孙权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驻守江陵;程普为江夏郡太守,驻守沙羡;吕范为彭泽郡太守,驻守柴桑。这个彭泽郡是之前没有的,为孙权新设。

孙权的行动很果断,丝毫没有考虑联盟另外两方刘备和刘琦的感受,比如江夏郡太守,原本由刘琦担任,程普再去当太守,明显是内讧。换成别人,早就去吵架了,但刘备经历过也看到过太多这样的事,他丝毫不以为意。

普京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这句话在这时的刘备身上,也是很贴切的。

眼下不能和孙权弄僵,联手抗曹还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为此,刘备赶紧表奏刘琦为荆州刺史,为了不与程普争锋,把自己原来驻扎在夏口一带的人马也全部撤出。《江表传》说,孙权和周瑜给刘备指定了一个叫油江口的地方,让他在这里驻扎。

油江口是长江南岸的一个小地方,属南郡,位于江陵沿江而下约百里的地方,归南郡太守周瑜管。南郡有三分之二在江北,三分之一在江南,在江南的部分,至少五分之四是荒无人烟的山区,孙吴一连得了3个郡,作为另一个战胜方,刘备只得到了小半个南郡,他这个荆州牧也就在油江口一带说话管用,确实不公。

刘备继续忍耐,为了换取孙权的支持,刘备主动表奏孙权为车骑将军。这时刘琦因病去世,孙权作为回报,表奏刘备为荆州牧。

油江口听起来总是一个小地方,不适合把荆州的治所放在这里,刘备便改油江口为公安,作为自己的大本营,此地即今湖北省公安县。但公安毕竟太小了,刘备想自己这个州牧手里至少也得有一个郡吧,他决定亲自去面见孙权,当面提出把南郡的其它地区也让给他。

鲁肃得知后,力劝孙权,认为应该答应刘备的请求。《汉晋春秋》记载,鲁肃建议把南郡的江北部分让给刘备,理由是给曹操树个对手,给自己添个盟友,这才是上计(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让之上也)。

孙权想想也对,就把荆州的南郡“借”给了刘备,一是迫于曹操南征重心偏于淮南的形势(“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二是为让刘备顶替东吴在荆州方面面对曹军锋芒,三是东吴半个南郡在刘备与曹操襄阳的包围之下、孤军深入。(“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余人,与俱到夏口。”)

最后鲁肃等人的建议被孙权接受,孙权决定撤出南郡,把这里让给刘备。对孙权来说让地盘只有这一次,所让出的其实只是刘备实际控制的公安等以外的半个南郡,并不是整个荆州。

从战略上看这的确是高明的一招,受益的不仅是刘备,对于孙权一方来说长远的好处更多。笔者考察了汉末三国的历史,“借地盘”的事似乎比较稀罕,还没有过“好借好还”的例子,从刘备一方来说估计也没有过“借”的概念,地盘拿来了也就归自己了。

但孙吴方面肯定想强调荆州是“借”出去的,唯有如此后来袭杀关羽、重夺荆州才有了说辞,所以在一些史书里开始出现了“借”的说法,《三国志》是集采众多史书写成的,因而在荆州的“借”与“给”上出现了矛盾。

但即使是“借”,当年“借”出去的也只是半个南郡,而后来夺回去的却是数个郡,刘备亏大了。

在这桩历史陈案里刘备显然吃了大亏,最后竟然还落下信誉不好的名声,真是可惜啊!

2、刘备为何不愿归还荆州?

其实前文也已经说了,刘备只是借了半个南郡,结果孙权看到刘备占据益州之后势力做大了,担心自己处于末端,于是让刘备交还整个荆州,刘备肯定不愿意了。

再加上曹操进取汉中后,刘备担心丢掉益州,派使者向孙权求和,孙权也担心自己难以打胜,于是两家重新划分了荆州,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三郡以东属于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于刘备,刘备和孙权各占三郡。这样,刘备不仅“还”掉了一郡,还让出了一郡,虽然南郡本身没有还,但是其他的已经还的足够了。

谁知道孙权还不知足,孙权认为荆州居东吴的上游,刘备对东吴也是一个大的威胁。如果把刘备的势力赶出荆州,那么东吴不仅巩固了长江中游,还能向巴蜀发展;然后以整个南方与曹操的北方对抗,进而统一中国。

所以,孙权一再要求刘备“还荆州”!

加之,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病卒,吕蒙代替其职位。如果说鲁肃是联刘派,那么他则是坚决的反刘派。于是两人一起等待着夺取荆州的时机,终于时机到了。

关羽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魏军主力在汉中和刘备作战,驻守荆州的关羽积极配合刘备的行动,亲率荆州主力进攻魏军占据的樊城和襄阳,击败曹魏大将曹仁并乘机围困襄阳、樊城,曹操四处抽调兵力去解襄樊之围,其中包括于禁所率七军、徐晃军团、张辽军团等。关羽巧妙利用汉水暴涨的时机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中原地区遥相呼应关羽北伐,关羽威震华夏,曹操差点打算迁都躲避关羽的锋芒。

孙权本就有些担心蜀汉对他的威胁,现在更怕了。于是在司马懿等人的建议之下,曹操联合东吴孙权,让孙权乘机偷袭关羽的大后方荆州,关羽的荆州后方空虚,给了东吴吕蒙以可乘之机。最后关羽在219年年底,败走麦城,失去荆州这个战略要地。关羽的错误轻率北攻樊城,而在于没有防备孙权违背盟约,没有注意巩固自己的后方,以至于丢了荆州这个战略要地!

这也是俗语“关公大意失荆州”的来历。

随着关羽阵亡,荆州丢失,刘备倾蜀汉之力攻打东吴,结果夷陵之战大败,蜀汉一蹶不振。孙刘联盟也破裂了,这也为三国归晋埋下了不可逆转的伏笔。

借荆州、失荆州也就成了孙刘联盟还是对抗的重要的导火线。

所以,刘备借荆州的故事,您懂了吗?欢迎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