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杂谈 > 正文

​德意志第三帝国-第五十二个陆上第一强国(1941至1943年)

2024-08-28 04:04 来源:海蔻通 点击:

德意志第三帝国-第五十二个陆上第一强国(1941至1943年)

#苏联1941年损失有多大#

上一章回顾:苏维埃联盟——第五十一个陆上第一强国(1919至1941年)

导语: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已经统一德意志地区的德意志第三帝国不仅先后征服或控制了西斯拉夫国家、低地国家、法国、北欧国家和巴尔干国家,而且通过《反共产国际协定》和《三国轴心协定》以及暗中支持的各中立国收获大批盟友,更是兵分三路对苏联发起了突然袭击,成为了继法兰西第一帝国之后又一个差点统一整个欧陆的庞大帝国。然而,拥有世界第二工业实力和视死如归战斗精神的苏联最终让骄傲自负的德国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目录

德意志第三帝国西欧和马格里布霸权的建立(1940年)德意志第三帝国东欧乃至陆上霸权的建立(1941年)德意志第三帝国马什里克霸权的建立与陆上霸权的巅峰(1942年)德意志第三帝国陆上霸权的逐步瓦解(1942至1944年)

德意志第三帝国西欧和马格里布霸权的建立(1940年)

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至1918年)之后建立的凡尔赛体系,继承德意志第二帝国主体的德意志国(魏玛共和国)不仅丧失所有海外殖民地以及北石勒苏益格、莱茵兰、波兰走廊、但泽和克莱佩达等欧洲领地,而且还要承受苛刻的军事限制和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此外,在德国和苏联之间从北至南诞生了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和南斯拉夫等新兴国家,他们作为英法等协约国的盟友从东方对德国形成牵制。

德国首都——柏林(勃兰登堡门)

不过,国内工业基础未遭战火的德国依然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工业强国,似乎可以通过和平发展经济的方式再度复兴,但1929年从美国开始席卷西方的大萧条却摧毁了这种可能性。从进驻莱茵兰(1936年)、吞并奥地利和苏台德地区(1938年)到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德国在英法绥靖政策的纵容下以“德意志第三帝国”之名逐步打破了凡尔赛体系的束缚重新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就此掀开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至1945年)的序幕。然而,对德宣战的英法两国企图将德国战火引向苏联遂按兵不动坐视波兰灭亡,但他们很快便将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1939年9月1日至10月6日 波兰战役

1940年,三百万德军突然调转方向向西进发,在占领低地国家(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之后顺利绕过马奇诺防线攻入法国境内,最终在以色当战役为代表的法国战役中以10多万人的损失占领法国全境。英法等国联军在损失220万之后被迫命残存的40万人从敦刻尔克撤回英国本土。随着《第二次贡比涅停战协定》的签署以及维希傀儡政府的成立,英法所主导的凡尔赛体系就此正式消亡,标志着德意志第三帝国就此瓦解和继承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西欧和马格里布霸权。与此同时,德国还通过北欧战役占领了丹麦和挪威,而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瑞士和瑞典等中立国则开始暗中转投德国。

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 法国战役的最后一战——敦刻尔克战役

德意志第三帝国东欧乃至陆上霸权的建立(1941年)

1940至1941年,德国因不列颠空战受挫被迫放弃征服英国的计划,后设立大西洋壁垒将其孤立,并将目标再次转向东欧。不久之后,德国联合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国发动巴尔干战役占领南斯拉夫和希腊全境。

1941年5月20日至6月1日 巴尔干战役的最后一战——克里特战役

1941年,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联合匈牙利、罗马尼亚和芬兰等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合计550万人兵分三路闪击苏联,从而将二战推向了更为惨烈的苏德战争阶段。三路大军分别指向苏联三大城市——列宁格勒、莫斯科和基辅。不久之后,已经攻占斯摩棱斯克的中央集团军群分兵增援刚刚抵达基辅的南方集团军群,从而形成了对基辅的合围之势。最终,格尔德·伦德斯泰特率领南方集团军群及中央集团军群援军合计50万德军在基辅大败谢苗·布琼尼所率领的85万苏军,以3.2万人的损失歼灭或俘虏84.43万苏军,从而获得了第一次基辅战役的压倒性胜利,令苏联南部门户洞开,标志着德意志第三帝国就此瓦解和取代了苏联的东欧霸权乃至陆上第一强国地位。

1941年7月7日至9月26日 第一次基辅战役

德意志第三帝国马什里克霸权的建立与陆上霸权的巅峰(1942年)

1941年,由于德国盟友意大利先后在亚的斯亚贝巴战役和马塔潘角海战等战役遭到重创,致使德国不得不分兵统领其在地中海和北非的战事。曾经与德国平起平坐的意大利在一定程度上沦落为与匈牙利等国一样的仆从国地位。1942年,德国非洲军统帅“沙漠之狐”埃尔温·隆美尔率领德意联军合计9万人、560辆坦克加542架飞机在加查拉战役以少胜多大败英国中东军统帅克劳德·奥金莱克所率领的由11万人、843辆坦克加604架飞机所组成的英美法联军,并进一步推进至埃及腹地,标志着德意志第三帝国就此瓦解和取代了大英第二帝国的马什里克霸权。

1942年5月26日至6月21日 加查拉战役

同年,尽管德国中央集团军群进攻莫斯科受挫,但是其北方集团军群依然在围困列宁格勒,而其南方集团军群已经攻至苏联的南方重镇斯大林格勒城下,致使土耳其几乎放弃中立暗中支持德国。也就是在这时,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版图和势力范围达到了其历史上的最大巅峰。

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17日 德意志第三帝国

德意志第三帝国陆上霸权的逐步瓦解(1942至1944年)

然而,就像当年的法兰西第一帝国那样,步入巅峰的德国已经到了强弩之末。1942年,刚刚赢得加查拉战役攻入埃及的德意联军却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遭遇重创被迫向西撤军,标志着德意志第三帝国的马什里克霸权就此被大英第二帝国所瓦解并再次夺回。

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3日 第二次阿拉曼战役

1943年,在苏联强大的工业生产力的消耗下,德国不仅在斯大林格勒战役遭遇重创,其发起了最后一次攻势——库尔斯克战役也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苏德之间的战略攻防形势至此彻底被逆转,标志着德意志第三帝国昙花一现的东欧霸权乃至陆上第一强国地位就此被苏联所瓦解并再次夺回。

1943年7月5日至8月27日 库尔斯克战役

1944年,美英法等国联军在诺曼底战役攻破了德国的大西洋壁垒,自由法国更是进一步在法莱兹战役大败德军,逐渐收复了巴黎乃至法国全境,标志着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西欧霸权就此被自由法国所瓦解并再次夺回。

1944年6月6日至8月30日 诺曼底战役

1945年,以苏联为首的东方盟军和以美英法为首的西方盟军两面夹击大势已去的德国。随着苏联红军最终攻克柏林,二战欧洲战场也随着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覆灭就此宣告结束。

1945年4月16日至5月9日 柏林战役

结语:昙花一现的德意志第三帝国给世界各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沉痛记忆。以巨大伤亡为代价赢得二战的苏联不仅重新站在了世界岛之巅,而且与美国和英国共同建立了遍布世界的雅尔塔体系,成为了五大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此后,苏联与美国在英法旧殖民主义瓦解后的世界各地展开除热战以外的全方位冷战,直到近半个世纪之后苏联的最终解体与冷战的正式结束。

参考资料:

[钟澈]《54个历史时段的世界十大强国排名和评析》;["布哈林"]《欧洲2500年风云速写》;["布哈林"]《中国历史地图视频详细版》;百度百科、图片;影视:《大国崛起》、《敦刻尔克》、《斯大林格勒》和《拯救大兵瑞恩》。

本系列讲述了以世界岛为舞台的历代“陆上第一强国”。若想了解以世界海洋为舞台的历代“海上第一强国”,请参阅专栏《以全球角度看历代海上第一强国》:

若想了解以德国为代表的历代“欧陆第一强国”,请参阅专栏《西方传说,历代欧陆第一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