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杂谈 > 正文

​如何确定一个人适不适合学哲学?

2024-11-02 00:44 来源:海蔻通 点击:

如何确定一个人适不适合学哲学?

首先明确一个定义,哲学首先指的是“形而上学“,也就是真正的第一哲学。形而上学是一门研究事物本质与基本原理的学问,希腊文原意为“在自然之后”。

亚里士多德把知识分成理论科学、实践科学(指政治学、伦理学和理财学)及创作科学(指各种工艺技术及音乐、医学等)。理论科学包括第一哲学、第二哲学(即自然哲学)和数学。第一哲学主要讨论关于语言与事物的关系,也就是形而上学。

笛卡儿以大树作比喻,将人类知识分成三部分,树根——形而上学;其次是树干——物理学;最后是树枝——其他自然科学

适不适合做哲学,就相当于适不适合做形而上学。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B22先指出,纯粹数学和纯粹自然科学通过它们的现实性得到了证明。

但就形而上学而言,

这一类知识在某种意义上上毕竟也可以被视为已被给予的,而且形而上学虽然不是作为科学、但毕竟作为自然禀赋是现实的。因为人类理性并不是纯然由博学的虚荣心所推动,而是受自己的需要驱动,不停顿地前进,直到这样一些不能通过理性的经验应用、从而不能通过借来的原则回答的问题;这样,在所有人的心中,一旦理性在他们心中扩展到了思辨,在所有的时代都曾现实地存在过、并还将永远存在某种形而上学。

作为自然禀赋的形而上学是如何可能的?也就是说,纯粹理性向自己提出、并为自己的独特需要所驱动要尽可能好地回答的那些问题,是如何从普遍的人类理性的本性中产生的?

康德是把形而上学当成一种自然禀赋,德文原文是Naturanlage,英文可以翻译成disposition,在我们人类理性之中天生就有这个禀赋。《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里康德甚至说:

我们的理性,像生了自己珍爱的子女一样,生了形而上学。

我们不能把形而上学按照现实性来研究,形而上学研究对象(本体、神、灵魂、作为整体的宇宙),在日常生活(经验世界)里是找不到东西对应的,也就是说,理性的经验运用和形而上学无关。

经验就是指外物对我们的刺激,在主体上产生的反应,思辨就是指纯思维形式的运动,纯思辨领域是没有经验参与的,也就是为什么有同学说希望我从生活中举例子来讲哲学,而这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的理性又会通过对于形而上学的对象进行发问,由此超越经验的领域而达到思辨的领域。这种超越是理性自身驱动自身。

——————————————————

举例:太阳晒了,石头热了。这是现象(在经验界)。太阳晒了(原因),石头热了(结果),这种因果关系(不是从现象中抽象出来的,而是理性的禀赋)是规则。这个规则后面是什么,康德说是我们的纯粹理性。纯粹理性就是基础。

追问因果关系怎么来的,和理性是什么关系,就是形而上学。

————————————————

所以回到问题:什么样的人适合学哲学?

每个人都有理性,因而都有形而上学的禀赋,这是现实。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超越经验、到达思辨的领域。

用大白话说就是,有些人可能只注意到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把纯粹数学、纯粹自然科学进行经验运用、解决具体问题。(一旦追问纯粹数学和纯粹自然科学的基础,这就是形而上学问题了)

那另外一些人会继续追问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对应的问题,比如形而上学研究对象(本体、神、灵魂、作为整体的宇宙),比如古希腊人追问本原,追问世界的终极因。经验运用往往是琐碎的,但是形而上学往往是高度抽象的。

适不适合学哲学,不妨问问自己:

1.相不相信人类有形而上学的禀赋,就是理性自然而然会对一些超出经验的概念进行追问,乃至产生幻象(比如康德的先验幻象)?

2.喜不喜欢空洞的概念(没有外物和经验对应的那种)?

3.抽象能力强不强,愿不愿意探索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能不能进行逻辑重构?

当然,至于有些人把经验的来源看得很重要、追求语言的清晰性,然后学习了分析哲学,像我这种适应车轱辘话的、学了大陆哲学,这都是后话。

前提是个人是不是对非现实的概念分析感兴趣。

当然,康德认为,“作为自然禀赋的形而上学”是理性自发劳作的结果,理性也可能发出”虚假的说教”,比如宗教上的一些幻象(和形而上学的对象——理性宗教——相区分)。那么康德要建构的是一个科学的形而上学。

下面摘自《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为了使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能够做出不是虚假的说教,而是真知灼见,是令人信服的东西起见,理性批判本身就必须把先天概念所包含的全部内容、这些概念按照不同源泉(感性、理智、理性)的类别连同一张完整的概念表,以及对所有这些概念的分析和这些概念可能产生的一切结果,特别是通过先天概念的演绎而证明出来的先天综合知识的可能性、先天综合知识的使用原则以至使用的界线等等,统统都摆出来,把所有这些都容纳到一个完整的体系里才行。这样,批判,而且只有批判才含有能使形而上学成为科学的、经过充分研究和证实的整个方案,以至一切办法。

显然,康德所说的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实际上就是批判的形而上学,而其核心任务则是纯粹理性批判。也就是说,人们决不能以自发的态度看待并运用理性,而应该认真地探索并反思理性运用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