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杂谈 > 正文

​14岁结婚34岁离婚,到头来爱的还是家暴过她的前夫

2024-10-18 20:38 来源:海蔻通 点击:

14岁结婚34岁离婚,到头来爱的还是家暴过她的前夫

文/柳心

民国的传奇女人有哪些?董竹君一定是排在前列的,一生中曾无奈迫入青楼,也贵为四川省都督夫人,受不了家暴敢于离婚,为打破封建传统,四次创业手写人生,一手创建史上第一家接待国宾的锦江饭店。

1900年出生的董竹君在那个年代算得上是新时代女性了。母亲在家中白天强迫她裹脚,晚上她就偷偷拿剪刀直接剪碎裹脚布,父亲拉黄包车也要送董竹君去私塾就读。但奈何命苦啊!1912年父亲病重,迫不得已将年仅12岁的董竹君卖到青楼,但大家别想歪,是卖艺不卖身的。

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当卖唱女的,起码得颇有几分姿色吧!虽然可以选择不卖身,却无法选择个人自由。

被囚禁在青楼的董竹君渴望解放,与同在青楼里避难的革命党人夏之时不谋而合。夏之时早期投身革命是做出过成绩,也算小有名气的人。

这时的俩人是情投意合、心生向往的。

董竹君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唯一能带她离开的男人或许就是他了!当夏之时提出要为自己赎身的时候,董竹君却拒绝了。

董竹君

董竹君义正言辞说道:

“我非商品,跟你是我心甘情愿的,并不是你花钱让我去做的事,日后也轮不到谁碎言碎语”。

这个内心有智慧的女人早就为以后做好铺垫,1914年,董竹君佯装患病,趁无人主意时逃出去,夏之时心里乐开花,心想这果然是我相中的女人,不仅有美貌,还不乏自立自强。

随后,董竹君跟着夏之时到了日本远洋留学,期间“举办”了二人婚礼,夏之时承诺:此生只娶一个太太,绝不纳妾!约上好友三两个围一桌,一场双方父母都不在场的婚礼就这样简单了事。

董竹君夏之时的结婚照

在日本,董竹君和夏之时的二人生活还是美满幸福的,借助夏之时的能力,入读了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在这里打开知识的海洋,她勤奋好学,不甘人后,尤其是在夏之时面前,董竹君非常努力地向上学习,当然,也弥补了当年因父亲病重而辍学的遗憾。

1915年夏之时奉命回四川,临行前,他给了董竹君一把枪,叫她防贼。

董竹君笑着接过枪,以为夏之时真是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担忧,可感谢的话还没说出口,夏之时就来了句:“你若是做了对不起我的事,那便用它自行了断”!已经接受新式教育的董竹君拿着把枪,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傻楞在原地。

不仅如此,夏之时还急召在上海南洋中学读书的四弟到日本陪二嫂读书。董竹君是有思想有血有肉的人,一下子明白了夏之时的用意,无非是监视她的一举一动,以免她获得自由就红杏出墙。

无他,董竹君逐渐变得优秀了!

1917年秋,董竹君从东京御茶之水女子高师毕业后,原想补习法文,前往巴黎留学,但夏之时一定要其返回四川合江。

夏之时是真心喜欢董竹君的,却对董竹君太过耀眼而对自己不自信,把这种不自信暗藏于心里。

夏之时

1918年,刚生下长女夏国琼的董竹君跟随夏之时回到四川合江,面对夏家上下这一大家子人毫无畏惧,做人做事谦卑有序,但还是遭来后婆婆的冷眼嘲讽:

“出身低俗,如何撑得起我们夏家?还是姨太太这个身份比较适合你”

被人侮辱的董竹君心里难过不已,但卖唱女的身份抹不掉,只能强忍泪水,咬咬牙忍忍罢了。

夏之时对自己继母的话并不同意,当场反驳,董竹君的心这才好受些。

夏之时继母面子挂不住,面对勤俭持家的董竹君仍然不满意,处处刁难,尤其是在董竹君生了三女儿夏国瑛,满眼鄙夷道:

“做女人要狠心,想当初我也是掐了我的第二个女儿,接着才生的儿子,咱夏家的香火可不能败在你这里”!

都说豪门重香火,董竹君这才真正切身体会平民嫁到豪门的不易。如果自己也是门当户对嫁到夏家,自己的遭遇势必改写!

少年的董竹君

都说闲言碎语最要命,夏之时也跟着耳旁的一些话动摇,对董竹君的态度越来越差,甚至在怀第三胎的时候就对其发起脾气,动手打人。

1922年,在封建落后的大环境下,董竹君生下了第四个女儿夏国璋,夏之时的态度急转而下,愈发冷淡,常常对董竹君使出家暴手段。

在此之前,夏之时在董竹君脑海里有着的感恩崇拜、愿为革命掏心掏肺的高大形象,逐渐瓦解。

董竹君渴望被尊重,渴望能像天底下的男人一样有尊严地活着,现实给她泼了无数次冷水,真正让她清醒的是夏之时的一段话。

一次,大女儿国琼出痧疹病危,董竹君放下所有陪伴女儿,夏之时不仅丝毫不关心女儿病情,还责备妻子:

“除了我夏之时,就没有哪个军阀不是三妻四妾,在外红旗飘飘的!可每每回来见你却为一个女孩耽误家事几十天!”

言外之意,我没有纳妾,你就该做牛做马伺候,完了还要处理夏家大小家务事。亲生女儿是生是死都是小事,委屈的董竹君没日没夜操劳夏家,换来的只是丈夫埋怨,没有任何功劳和苦劳。

夏之时

夏家是个封建大家庭,这里有着男尊女卑等各种封建恶习。董竹君渴望男女平等,可她深知如果没有接受教育,自己的女儿们是不可能拥有自由的人生,相反会深陷深宅大院的封建传统里,这是她最不想看到的。

女儿们逐渐长大,董竹君把她们都送入学堂,花巨资购买钢琴,自己不懂则请来家教。

这些举动在夏之时看来完全是多余,常常斥责董竹君:没必要在女儿身上花这么多钱!将来还不是要嫁与他人!

董竹君心有不甘,婆婆也来落井下石:女儿不值钱,我们夏家不欢迎!

万幸,真是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在1926年,董竹君生下儿子夏大明,以为能在诺大的夏家站稳脚跟了,可此时的夏之时早已变了样。

董竹君全家福

相比夏家的封建,最让董竹君难以接受的是:丈夫夏之时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了。两人初识时,他是完全意义上的革命者,一心为国为民,可随着他在官场的失意,他开始觉得什么都没有利益重要,或许是因为革命受挫,直接让他进入颓废状态,靠吸食鸦片麻醉自己。

董竹君好心劝解,想办法开导丈夫远离鸦片,丈夫却字字诛心:

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

夏之时越表现得看不起女人,董竹君心里越不好受,不断摸索提高自己,同时,董竹君恍然大悟,女人受尊重的前提不就是要经济自由,想要获得这些必然就要创业了!

董竹君迫切想靠证明自己能力的方式赢得尊严、尊重,这也是后来董竹君开办织袜厂、黄包车公司的原因所在。

夏之时

创业有了些起色,董竹君原以为能得到丈夫的另眼相看,谁知夏之时愈发猖狂。

官场失意,现在连一个女人都能做得这么优秀,夏之时的脾气越来越坏,到后来,他竟到了动不动就辱骂董竹君的地步。家暴更加频繁,竟会在董竹君给自己洗脚时一言不合就踹到她胸口。

试问,有哪个女人能接受自己的丈夫这么对待自己?

董竹君内心痛苦不堪,半夜望着丈夫的背影暗自落泪,她不甘心接受这样的待遇,当年奋不顾身逃离奔向他,就是为了得到有尊严的生活,现在完全是背道而驰。

董竹君自己无法得到尊重,自己的女儿们就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甚至自己的亲生父母也被侮辱。

一日,夏之时正眼看着一边忙活的董竹君说道:要不把你父母接过来吧?董竹君满口答应,想必是丈夫理解自己思念父母的心,身在远方的老两口年纪不小,能陪在自己身边也很知足了。

董竹君父亲董同庆和母亲李氏来夏家时,夏之时内心似乎得到了“满足”,不仅经常给他们冷脸看,甚至还污蔑董竹君父亲偷吸了他的鸦片。

相比董竹君父亲,董竹君母亲在夏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当董竹君遗失省吃俭用买来的金簪子时,董母心疼不已地整日哭哭啼啼,董竹君不停安慰,不耐烦的夏之时听到后扬言让下人绑了自己的岳母。

董竹君与三个女儿

董竹君恍然大悟,这哪是让自己父母来享福,丈夫完全是打着旗号来欺负自己父母,一个女人的地位影响了自己的孩子,还有自己的父母!

所有的努力都没有换来一眼正看,一次又一次地妥协既然换不来公平对待,这个家也没必要待下去了。这一切没有尊严的生活以及夏之时的过分操作,董竹君直接带着女儿到上海谋生。

后来的董竹君在上海历经了千难万难,她甚至曾因创业蹲过监狱,最难的时候,因为没钱给父母治病、给女儿们上学,她想到过自杀。可她终于走出来了,1935年,即离开夏家6年后,她在李姓义士的帮助下,成功开创了锦江川菜馆。也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锦江饭馆。

后来的后来,跟随董竹君离开的的四个女儿个个成才,其中,曾最不受夏之时待见的长女夏国琼成了中国第一代钢琴家,三女夏国瑛则参与创办了“八一电影制片厂”……

那么,董竹君自从与夏之时离婚后还有真实的感情吗?这一点从他们的儿子夏大明口中可以得知。

“母亲所创“锦江饭店”的名字,是取自成都的锦江,是母亲对与父亲在成都那些日子的怀念。就连锦江饭店的菜,也是以川菜为主。你说我母亲心里有没有我父亲?”

年老的夏大明回忆起自己的父母亲,他认为母亲对父亲仍有爱,只是当这份爱太重,只会压得母亲喘不过气,但即使分开了,爱还在心里。

董竹君在前往上海谋发展的时候并没有带上时年3岁的夏大明,作为夏家的命脉,凭当时的董竹君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份母爱直到夏大明成年后才逐渐懂得。或许是从小跟随在父亲身边生活,夏大明也常常为父亲辩解。

“母亲的成功,当然跟她的性格和智慧有关。但鲜为人知的是,(帮助董竹君的)这些国民党要员和权贵,其实很多都是我父亲的故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母亲是一直利用我父亲的关系资源。”

一生的爱恨情仇都终将化作一缕烟,既然不能入土,那么飘过锦江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