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百态 > 正文

​历史上的三藩之乱

2024-11-08 07:55 来源:海蔻通 点击:

历史上的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

三番的由来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后金的侵扰,吴三桂本是明朝镇守山海关的大将,后来引清军入关投降清朝;耿精忠与尚可喜也是明朝降将。他们为清朝入关、平定天下立下赫赫功勋,清朝初年,由于清朝统治者力量尚不足以直接控制南方各省,因此将吴三桂封平西王,镇守云南,兼辖贵州;耿仲明封靖南王,镇守福建;尚可喜封平南王,镇守广东。所谓三藩指清朝封的三个异性诸侯王。三藩在所镇守的省份权力甚大,远超过当地地方官员,并可掌控当地军队、税赋等。

三藩的危害

三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

1.三藩割据-不利中央集权

三藩说白了就是三个诸侯王,他们具有极大的自治权(包括行政权、财政大权、军权等),可以说是“土皇帝”,而且三藩拥兵自重,几乎控制整个南方,这种局势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统治。

2.花费巨大

三藩以平定地方叛乱为名,大举招兵买马,并以此向朝廷索要巨额军饷,耗费巨大,使得朝廷财政不堪重负。

3.拥兵自重-严重威胁朝廷统治

三藩兵多将广,兵力超过全国一半,其党羽众多,遍布朝野,给朝廷带来极大的威胁。

三藩不仅割据地方,耗费甚巨,而且还拥兵自重,其危害不言而喻,所以朝廷不得不考虑如何处理三藩问题。

朝廷撤藩

正是由于三藩危害巨大,又是前朝降将,这更使朝廷担忧其日后叛乱。所以,康熙帝廷议如何裁撤三藩,有支持撤藩的,9也有反对的,双方相争不下,最后康熙帝排板,正式撤藩。

三藩之乱

吴三桂见朝廷撤藩,遂趁机叛乱,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发布檄文,打着“兴明讨清”的口号,之后平南王、靖南王,还有其旧部,以及台湾郑经,纷纷响应。三藩之乱由此开始。

平定三藩

三藩起兵叛乱后,朝廷出兵平定叛乱,自1673年(康熙十二年),至1681年(康熙二十年),历时八年,最终平定了三藩之乱。其过程,三个阶段。

1.初起失利

起初三藩兵强马壮,声势浩大,众多反叛势力追随,导致朝廷初战不利,一时陷入僵局,三藩势力最大控制整个南方地区。

2.相持阶段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朝廷大破王辅臣并收服,之后耿精忠、尚之信相继投降,此时形势开始向有利于清军发展。同时,清军与吴三桂在湖南、广东、江西等地反复争夺,战局僵持不下,进入了相持阶段。

3.平定叛乱

随着战事连连失利,叛军局势大去,时年七十四岁的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但未能挽救颓势,同年秋,吴三桂病死,叛军群龙无首,分崩离析,其孙吴世璠继承帝位,清军称势一鼓作气攻入云南,吴世璠自杀,长达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

综上所述:

正是因为三藩严重威胁朝廷统治,才让朝廷不得不撤藩;虽然平定三藩耗费巨大财力物力,但是也彻底解决了诸侯割据问题,使得清朝真正意义上完成了统一,成为一个整体,为日后收台湾,解决边疆叛乱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