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杂谈 > 正文

​话说阆中——迎恩街、通济渠、寓思园街的来历

2024-07-14 18:26 来源:海蔻通 点击:

话说阆中——迎恩街、通济渠、寓思园街的来历

话说阆中——迎恩街、通济渠、寓思园街的来历

话说阆中——迎恩街、通济渠、寓思园街的来历

话说阆中——迎恩街、通济渠、寓思园街的来历

迎恩街

迎恩街,位于阆中古城北门之外,系顺延北街的主街。明嘉靖《保宁府志》载有“大十字”、“小十字”、“北坛街”、“五里街”等街名,今已无可对照确认。清咸丰《阆中县志》载为“迎恩街”,沿袭至今。据阆中《蒙氏家谱》资料载:蒙氏祖先蒙应瑞,字兆麟,早年投笔从戎,清康熙末年间西征,以雪夜奋勇杀敌之功,荐升湖北宜昌镇总兵,湖南镇筸镇总兵(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员),历经清康、雍、乾三朝达40余年,年届70余岁归休。康熙帝曾赐匾“元戎第”。雍正初入宫觐见,受厚赏。乾隆五年(1720),乾隆帝恩赐绸缎。蒙氏与阆中官民曾于此街恭迎圣匾,迎接圣上恩典,故取街名为“迎恩街”。同时乾隆皇帝还赐其所居附近官地为“蒙家官菜园”,遂后衍变为古城“官菜园街”。

话说阆中——迎恩街、通济渠、寓思园街的来历

通济渠

清代,阆中城内有一条以水渠命名的街道叫“通济渠”。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黎学锦任川北道达10年,在任职期间,数次亲自勘测规划,兴修从北面沙溪场到东南面的观音寺一段的水渠,除引北岩寺山泉水入渠外,还架筒车抽嘉陵江水入渠,灌溉城东北数千顷田园。据地方志 记载:“此渠开成8尺,深倍之”,全长3公里,汇于锦屏书院(即古治平园,今东风中学)门外为巨池,池上架桥,直达书院大门,池水流通内院。门内设曲栏,回环于讲堂寝舍之间。池塘养鱼种荷,渠岸杂植桃柳,为书院增添了幽奇。又设闸门以司其宣泄,确保渠水常满。其修渠经费大部分由黎公捐出自己的俸银。渠成后,阆人众议命为“黎公渠”,黎公婉言谢绝,阆中人民为纪念黎公在阆中任职期间这件业绩乃命名为“通济渠”。后至民国初年,渠道遂因北岩寺水枯所壅堵渐废。

话说阆中——迎恩街、通济渠、寓思园街的来历

寓思园

清嘉庆、道光年间,黎学锦任分巡川北兵备道寓居阆时,他的爱女病死在阆中。黎公因忙于公务没及时为女儿治病,深感内疚悔恨,十分悲痛,便在城郊置地为爱女筑坟建祠,并在陵园四周广种水仙花,意在让美丽洁白的水仙花环护芳魂,名曰“寓思园”,以此寄寓对亡女的怜爱与悲哀。黎公的命名还有一层意思:即他长年在外地做官,寓居他乡,现在亡女也因他长眠寓居客乡了。他日后告老回到故乡,爱女的孤坟只得留在千里之外的阆中了。这种离愁别恨的伤感被阆中人民所理解。民国三十六年(1947),坍塌了的陵园大门的石柱上,黎公自撰并手书的楹联仍清晰可见:“蜀国云天悲蕹露,楚天风雨泣离骚。”随后古城不少人家也自发地种植起水仙花来,意在让水仙花芳香溢郁全城,呵护黎公爱女芳魂,以表达阆中人民对这位好父母官的感恩。二十世纪90年代初,寓思园一带被修建了新街,便将这条街道命名为“寓思园”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