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杂谈 > 正文

​小知识: “三教九流”指什么?

2025-02-18 16:37 来源:海蔻通 点击:

小知识: “三教九流”指什么?

我们常说的“三教九流”指什么呢? 当今,“三教九流”指的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之人。 小说中,常看到正派人士将那些游手好闲、歪门邪道之人称为“三教九流”,其中不乏鄙视之意。

而在古代,“三教九流”一般理解为下层社会从事各种低下行业的人。 其实,最初的“三教九流”,跟现在有很大的区别。 “三教九流”可分为“三教”和“九流”两个内容来理解。

“三教”指的是三大传统宗教—— 儒教、道教、佛教。

最初的“九流”,指的是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这九个流派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后来,“九流”才逐渐被用来代表社会各行各业乃至底层行业。“九流十家”之说,就是九流以外加上“小说家”。

“九流”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指的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帝王

“中九流”指的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指的是: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

当然,“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的说法,存在着不同版本,但大同小异。

最初的三教九流,并不带贬义。自从唐人撰写的《春秋谷梁序》把“九流”和“异端”并列后,加上佛教、道教迷信日驱盛行,后人就用“三教九流”来泛指社会上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各行各业各式人物,从此就含有贬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