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杂谈 > 正文

​纳粹巨兽-“斐迪南”的故事

2025-01-17 03:31 来源:海蔻通 点击:

纳粹巨兽-“斐迪南”的故事

本文原载于《兵器》杂志2001年05月刊,本次转载时经重新二次内容完善及编辑、补充部分插图和整理,以与同好共同分享。个人认为《兵器》杂志是一本非常专业、客观的军事杂志,强烈推荐持续订阅,丰富自身的军事知识。

发展经过

早在1940年5月德军对法国的闪电战中,德国就意识到自己现役坦克在火力和防护性能上的不足。1941年5月26日,德军方决定研制新型重型坦克,其研制代号为VK4501。1942年春,德国两个主要的坦克生产厂——波尔舍公司和亨舍尔公司分别研制了竞标样车VK4501(P)和VK4501(H)。4月20日,经过对比试验后,亨舍尔的VK4501(H)中标,随后命名为“虎”1式重型坦克。

“虎”1式重型坦克

照常理,在竞争失败后,波尔舍公司的ⅤK4501(P)就应该束之高阁,可是该公司已经生产了90辆VK4501(P)的底盘。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底盘,总设计师波尔舍博士利用和希特勒的私交向其建议把这些底盘改装成坦克歼击车。1942年9月26日,希特勒批准了这个计划,并将其命名为“斐迪南”坦克歼击车。

波尔舍公司的“斐迪南”生产车间

从1942年11月开始,“斐迪南”坦克歼击车的组装工作在阿尔凯特公司进行,90辆车体的编号为150011~150100。1943年5月12日最后一辆“斐迪南”坦克歼击车完成生产。

为了庆祝改装完毕,工厂人员在斐迪南的防锈底漆上画了密密麻麻的涂鸦

为了庆祝改装完毕,工厂人员在斐迪南的防锈底漆上画了密密麻麻的涂鸦

技术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讲,“斐迪南”坦克歼击车的生产似乎总给人那么一点儿废物再利用的感觉。但不管怎么说,“斐迪南”的设计还是有许多的独特之处,如果没点真才实学,单纯凭着私交,波尔舍博士的建议也不会轻易得到希特勒的认可。在二战中出现的为数众多的坦克歼击车中,“斐迪南”可以说是很有特色的一种。其电传动装置、主动轮后置、带齿的诱导轮、后置的战斗室、独特的成组悬挂装置和不安装自卫机枪等,均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在某些方面,“斐迪南”充分显示了波尔舍博士不拘一格、大胆创新的设计思想。

“斐迪南”的一个重要技术特点,就是采用了电气传动方式,这自然也是继承VK4501(P)的结果。但其仅20千米/小时的最大公路速度也太慢了点,部分原因是由于采用电传动系统造成的。具体来讲,“汽油机+发电机+电动机”形成的动力系统,其传动效率是不如普通的“发动机+变速箱”系统的。不过这种布局能够降低车体高度(很多德国坦克的车体很高就是因为有一根传动杆贯通车体),也算是一个优点。另外,车体太重也是造成“斐迪南”机动性差的一个原因,如果直接用机械传动的话,德国维修人员恐怕就得累死(体重同样超群的“猎虎”,其机械故障之多一直是维修人员的噩梦,很多被遗弃的“猎虎”并不是因为被击毁,而是因为机械故障),从当时的战地维修记录来看,德军对“斐迪南”的可靠性非常满意,这与电气传动也是密不可分的。总体而言,对于战斗全重近70吨的“斐迪南”来说,电气传动还是比较适合它这种战斗车辆的。

在VK4501(P)样车上,最初准备装56倍径的88毫米火炮。但改装成坦克歼击车时,却换上了威力更大的71倍径88毫米火炮,这种火炮的威力在当时是世界第一(同样装这种火炮的“犀牛”在防护上是不能与之相比的)。除了穿甲威力外,88毫米71倍径火炮特有的远射能力,再加上德国特有的精确光学瞄准系统使“斐迪南”在远距离上的攻击力大大超出了苏军的想象。但由于要追赶进度,缩短改造周期,并保证200毫米厚装甲的有效性,“斐迪南”取消了前机枪座和自卫机枪,但经实战证明,“斐迪南”为此而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斐迪南”坦克歼击车的问世,也体现了德国战车设计思想的改变。早期的德国坦克一直强调机动性,对于火力和防御重视不够。在入侵苏联之后,德军装备的制式反坦克武器均无法击毁T-34和KV坦克。德国坦克的设计思想因此变为“火力、机动性和防护”,“虎”式坦克的出现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但到了1942年,当德军必须面对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占优势的苏军坦克时,战车的防护性又跃居战车性能的第一位,“斐迪南”就是这种思想的产物。

编成与训练

1942年12月26日,装备III号突击炮的德军第190、197、600独立突击炮营改成重型反坦克营,准备各装备30辆“斐迪南”。但当时任装甲兵总监的古德里安在改编开始之前改变了计划:“斐迪南”只装备2个重型反坦克营,每营装备45辆。

1943年4月1日,德军第197独立突击炮营在奥地利改编为第653重型突击炮营,首任营长为海因里希少校。经过补充,该营总人数为1000人,配备45辆“斐迪南”坦克歼击车。为了保证“斐迪南”部队能够赶上在7月份举行的“堡垒”作战计划,该部队先挑选了一些军官、车长和驾驶员前往生产厂进行换装训练,否则“斐迪南”部队就有可能来不及参加这次战役。

第653营编成之后,德军第654反坦克营也于3月22日在法国改编为第654重型反坦克营,营长为海因兹少校。在第653营的帮助下,第654营于5月10日首先完成了45辆“斐迪南”的换装,而第653营直到6月份之后才接收完毕。

具体的编制上,每个“斐迪南”重型反坦克营由3个连组成,每个连下属3个装备4辆“斐迪南”的排。营部装备3辆,各连部装备2辆。在编制中还包括3辆装60倍径50毫米炮的III号坦克和1辆III号指挥坦克。“斐迪南”部队就是以这样的编制投入库尔斯克会战的,但由于第654营将接收的第1辆“斐迪南”留在了后方,因此该营参加会战的“斐迪南”只有44辆。

在这2个营的基础上,德军编成了第656重型反坦克团。团长为冯・因盖尔菲尔特预备役中校。该团直接下属第653、654重型反坦克营和装备45辆“灰熊”突击炮的第216突击坦克营,整个团装备的战斗车辆多达150辆。

参加“堡垒”作战的“斐迪南”

1943年7月5日,“堡垒”作战开始。第656团重型反坦克团归属第41装甲军指挥,第653和第654营分别与德军第292步兵师和第86步兵师一起攻击前进,第216营作为支援部队跟随前进。两个营的最终目标是夺取波内利火车站的停车场,以获得战线的主动权。

苏军在德军的进攻路线上早已埋下了无数的地雷,并挖有多道有反坦克炮掩护的反坦克壕阻滞德军的进攻。为了对付这些地雷和工事,德军投入了B IⅤ重型炸药运送车。与第653营一起行动的第314工兵连成功地在雷场中开辟出3条通道,但自己也损失了7辆B IV。糟糕的是,虽然“斐迪南”在苏军炮火前几乎是无敌的,但和它一起的战斗工兵在密集的火力面前无法做到与“斐迪南”同步行动。因此,几辆“斐迪南”在进入狭窄的通道后,因触雷而丧失了行动能力,可战斗工兵无法回收这些车辆,只能任由它们被苏军击毁。

在面对近距离上飞来的燃烧瓶时,“斐迪南”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是因为它的视野非常有限,从战斗室侧面和后面的射击孔位置来看,根本无法打击近距离上逼近的苏军步兵。

第654营的一部分乘员们就比较机灵,他们早就在车内准备了MG42机枪,然后打开炮闩,通过炮管向车外射击。这样做的效果虽然较好,但也无法避免“斐迪南”因设计上的缺陷而造成的损失。本来,只要能够回收这些车辆,后勤人员就能很快地将它们修复并重新投入战斗,可是在苏军的火力压制下,万般无奈的德军只能将它们遗弃在战场上。

与第654营一起行动的第313工兵连因在友军铺设的雷场中迷了路而损失了4辆排雷车辆,这就使排雷工作更加缓慢。结果只开辟了1条通道,且又搭上了4辆排雷车。可是,好不容易开辟出来的通道又遭到了苏军炮火的集中射击,飞溅起来的泥土遮住了驾驶员的观察镜,为了避免驶入雷场,“斐迪南”的前进速度更加缓慢。但由于“斐迪南”可以从很远的距离上开火,因此击毁了许多苏军坦克和反坦克炮。

据第653营在7月19日提交的报告称:在开战当天的最初3小时内,他们就击毁了苏军120辆坦克、反坦克炮和野战炮,自身仅损失了6辆“斐迪南”。其中2辆是因为发动机自燃起火造成,3辆因踏上地雷不能行动而自毁,另一辆因为驾驶舱舱盖大开,一枚炮弹正好击中这里导致起火而烧毁。

遗弃在库尔斯克战场上的“斐迪南”

遗弃在库尔斯克战场上的“斐迪南”

总之,“斐迪南”的战斗情况还是令德军满意的。但从7月9日开始的,对波内利停车场开始的第二次攻击才是一次对它的真正考验。

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被摧毁的"斐迪南",被苏军缴获后运回后方进行展览。

“斐迪南”的坟地——波内利停车场

波内利火车站的停车场是连接库尔斯克和奥廖尔的铁路枢纽,如果能控制这里,就能对库尔斯克和奥廖尔发动有效的攻击。因此,在第一次攻击失手后,德军在9日又向该地发动了第二次进攻。在30余辆“斐迪南”的支援下,德军攻到了距波内利停车场一步之遥的平原地区。

在意识到了德军的进攻企图后,苏军就在平原上快速构筑了一大片雷场。第654营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了雷场,结果许多“斐迪南”都因为履带被地雷炸断而不能行动。这样,“斐迪南”的强大火力和重装甲就失去了作用。苏军用重型火炮对“斐迪南”的顶盖进行射击,苏联步兵直接将燃烧瓶扔到发动机舱盖上,一时间“斐迪南”损失惨重。

在吸取了经验后,德军用排雷车辆打开了一个突破口,最后终于有几辆“斐迪南”到达了停车场。7月12日,德军终止了进攻作战。13日,德军开始回收遗弃在雷场内的“斐迪南”和其它车辆。相对轻一点的坦克和突击炮大约收回了十几辆,但近70吨重的“斐迪南”由于履带被炸断而无法回收。结果当苏军在7月14日发动反击时,这些“斐迪南”全部落入苏军手中。根据苏军的记录,德军遗弃在雷场中的“斐迪南”有21辆,这几乎是第654营装备数量的一半。

调查“斐迪南”

自从“斐迪南”投入了库尔斯克北部战线后,它强大的火力和防御力令苏军大为惊异和恐惧。受它的影响,一直到战争结束,苏军士兵把所有火力强大的德国自行火炮都称做“斐迪南”。可见“斐迪南”对苏军造成的精神压力一点也不比数量数倍于它的“虎”1重型坦克小。而且对于这种能够在1500~2000米距离上准确命中目标的怪物,苏联坦克和炮兵完全没有办法。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布设绸密的反坦克地雷场。在得知“斐迪南”的攻势在雷场中受挫后,苏军炮兵总局在2天后派出5名观察员前往调查。他们仔细地调查了每一辆车,并将调查结果写入了报告。这份报告简单记录了“斐迪南”们的各种情况。之后,苏军研究并制定出了对付“斐迪南”的战术。

收藏于原苏联库宾卡坦克博物馆中的斐迪南

库尔斯克会战之后的“斐迪南”

库尔斯克会战结束后,根据第656重型反坦克团的报告,该团的“斐迪南”还剩54辆,即在战斗中损失了35辆。在剩余车辆中,能出动的有25辆,并且大部分都是在有故障的情况下勉强行动。报告中强烈要求将它们送到后方进行修理。另外,斐迪南”没有车载机枪这个问题受到了重视。

同时,跟随“斐迪南”部队的波尔舍公司的技术人员也找出了许多问题。根据他们的报告,“斐迪南”在送回德国后对各部分进行了修理,但首先,它们必须继续进行它们在东线的后退作战。

据德军统计,到8月1日为止,“斐迪南”一共损失了39辆,战果为:使502辆(次)苏军坦克丧失行动能力,击毁反坦克炮20门,各类大口径火炮100门。虽然这个战果并不准确,但至少可以确认“斐迪南”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的。

8月5日,第656团接到命令返回后方维修地域。9月1日,残存的“斐迪南”到达指定地域,很快就开始了彻底的维修。由于第654营要改装“豹”式坦克,因此该营把剩下的15辆“斐迪南”移交给了第653营,这样装备“斐迪南”的部队仅剩下第653营,装备数量为50辆。

第653营在9月19日~10月13日奉命保卫一个水库,共投入了15辆“斐迪南”。这一段时间内,“斐迪南”击毁了48辆苏军坦克,自己仅损失2辆,德军对它们的评价很高。撤退后,该营被分属三个军,投入到各地的战斗中。

据德军记载,在7月5日到11月5日之间的战斗中,“斐迪南”一共击毁苏军坦克582辆、反坦克炮344门、大口径炮133门、反坦克枪103挺、装甲车和突击炮各3辆、飞机3架。而“斐迪南”自身的损失为47辆。

1944年1月10日,残存的42辆“斐迪南”安全回到奥地利,全面改造从19日开始,如加装了前机枪、火炮防盾和车长指挥塔等。由于原有的履带过窄,导致地面压强较大,为此“斐迪南”还换上了幅宽更大的履带。“斐迪南”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初次登场,就因其笨重的身躯在德军中获得了个“象”的绰号,改装工作结束后,这些“斐迪南”也正式改称“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