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杂谈 > 正文

​七笔比较吉利的字(六笔比较吉利的字有哪些)

2024-12-15 19:32 来源:海蔻通 点击:

七笔比较吉利的字(六笔比较吉利的字有哪些)

:楷书的统一写法是由粗至细,行书写法也大多如此。但米芾变化灵活,除常规写法之外,又增加了如下几种:

1.撇画前后一样粗:如两个“友”字,“竹”的第二个撇,33行的“依”(图62),

“为”(图63)字的长撇等。

2撇画先细后粗:第二行的“仕”(图64),

“度”(图65)字的两个撇,

第12行的“岁”(图66)等。

3. 撇画两头细中间粗:戊(图67)、

薇(图68)的第二撇,

28行的“歌”(图69)等。

4. 变形。如成、顾,33行的“月”和35行的“月”。

5. 加大侧锋程度。如:“竹”的第一撇,第7行的“公”字的撇,第8行“依”字的撇等。

6. 连写。即将撇与下一个笔画连成一个笔画写,更为便捷和富有情趣和意味。如第4行的“白”(图70),

第6行的“无”和32行的“无”,31行的“自”(图71),33行的“皎”(图72)等。

竖提

:增加了同竖钩一样的蟹爪钩,只是方向相反。这样的写法使得字形更加沉稳而别致,洒脱而耐人寻味。如:诸、限、襄

捺:

1.打破常规之一在于把本来写顺捺的地方写成了反捺,并有意地拉长。

如:夏、更、入

2.捺不出锋,戛然而止或者回锋呼应下笔。如“依、峰(图73),

食(图74)、

峰、便(图75)”等。

3.改变捺本身有角的形状,像藤蔓一样自然生长充满生机。如“会、菱”

4.变形,使其变成另外的形态而又在情理与法度之中。如:“通、游、过、还、茶、客、交、东、来”等。

转折:

一般来说,行书中的转折以圆转较多。

圆笔就是中锋顺势行笔的结果,但是,一味的圆曲会使写出的字圆滑无骨力。因此,必须在圆曲中掺以方折才能增加骨力和神采,由于行书的直接入笔和直接转折,所以有时出现的方笔比楷书更加健丽。方笔则是把笔毫按下后起笔再中锋运行的结果,在转折处,转是圆笔,折是方笔。米芾把这两种笔法运用得炉火纯青,想圆就圆,想方就方,达到出神入华的境界。如:“朝”(图76)

字中的日字的横折运用了方笔,而月的横折运用了圆笔。“苕”“宫”“泉”“月”中的转折都运用了方笔,其中“月”的转折方笔尤为独特。“因”“留”“家”的圆笔运用得流利遒劲,而“景、简句、用”等字是方中有圆,圆中有方。

米字笔画,千变万化,各具情态,仪态万方,楚楚动人,限于篇幅,点到为止,不再例举。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米芾为了达到自己理想的美感,他的用笔侧锋非常多,完全打破了前人所说的“笔笔中锋”的规矩,不落窠臼,把侧锋运用到了尽善尽美的高度。有专家统计,米字侧锋比率达到50%以上。侧锋是指笔尖在运行过程中处于笔画的一侧,下面信手拈来几字说明。

如“将”字的前四笔和第七笔全用侧锋。“松”字除最后两笔外也全用侧锋。“水”(图27)字除最后一笔外全用侧锋。

这个“水”笔笔侧锋且比上面程度更重。这个水字的竖钩的起笔用侧锋,转至中锋行笔,下一笔的短撇又用了侧锋。“剡”(图77)

字最后一笔侧锋起笔一刷到底。这些侧锋的运用,使字显得或厚重或娇媚或刚劲,更富魅力和神采,大大美化了字的造型。

米芾行书不仅笔法丰富多彩,结构更是打破常规,给人以光彩夺目之感。其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后续)如果有兴趣,请关注“益民说书法”看系列书法理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