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杂谈 > 正文

​陈虻:大道无术,万法归心

2024-10-12 03:45 来源:海蔻通 点击:

陈虻:大道无术,万法归心

陈虻骨子里是个文艺青年。高二考过北电但没考上,后来大学在哈工大学的光学。看到这的时候我很奇怪,就算没考上北电也可以在选院校的时候报考和文艺相关的专业,为什么选了和文化艺术一点不沾边的光学呢?虽然不明原因,但可见的是他对理想的执着。毕业被分配到航天工业部,在那个没有跳槽自由的年代,陈虻蛰伏了三年,想尽办法,最后成功说服领导把自己调到了央视,自此,他的人生正式开始。

从三年打杂到制作代表作《生活空间》,再到管理岗培养后辈,陈虻的思想始终如一,一个字就是“心”,一句话是“大道无术,万法归心”。

陈虻认为心是一切做人做事的起点。心是人格,是人生态度,是愿望,是思维方式,是一个人做人的道理,是魂魄。心不正,一切都是错的。

陈虻的媒体观是“出于我心,归于公心”,讲究从我出发,为世界发声,尤其是为小人物发声。柴静曾说从他身上懂得了媒体的使命,即“让不知情者知情,让无声者发言,让异己者表达,让争论者自由。”从《生活空间》的制作到《感动中国》的创意,陈虻始终怀揣的是小人物,是无声的、无助的、无势的、平凡的大多数,这都来自于他的心,即他人格内部的倾向性,这就是他的光芒所在。这种心,使他看重和尊重“人”的价值。

在管理上,他对人的尊重也令人感动。尤其在当下中国劳资关系空前紧张、青年劳动力如案上鱼肉一般的环境下,更让人唏嘘。

在招聘时,他不是高高在上地去“选拔”被面试者,而是先把自己这边在做的事、做事的理念等情况介绍清楚,让被面试者去判断合不合适,而不是像如今大多数企业HR故作威严地把求职者踩在脚下。在交流的过程中,陈虻看重的是一个人的接受能力,比如他找到柴静的时候理由就是看重她”不人云亦云“,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接受能力的一环。

在我看来,接受能力是一种系统化的能力。

一个人面对外界信息,首先接收环节要具备开放的心态。近几年在忽悠界被用烂的词叫”空杯心态”,即一个人要清楚自己的局限性,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求知若饥,虚心若愚,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听进去别人的话。

其次是处理信息的时候,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学过教我们”保持怀疑“的课文,对外界的一切观点保持怀疑和警惕,不能放弃思考,不能把别人脑子处理过的东西直接拿过来信,这就是柴静的不人云亦云。但同时,很少有人告诉我们要警惕自己,对自己思维惯性得出的结论、站不住脚的直觉的轻信,很容易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从而给自己的行为错误的思想指导,这时候事就做不好了,从电视节目创作上讲,大到栏目定位,小到摄像的镜头该怎么指,解说词该怎么写,都会错。

最后是对处理后的信息的总结能力。面对”总结“二字,浮现在脑海中的始终是“知识点总结”、”年终总结“这类流水线化的固定格式的文档,所以始终不得要领,无法重视这项工作。直到最近读胡适的《中国哲学史》,里面提到对所有史料的融会贯通,我才仿佛开窍了一样明白了总结的重要性——零碎的知识不能称为知识,只能叫信息,只有当用一根线将其贯通,才能成为真正发挥指导作用的知识。信息就像摆好的零件,线就是拼接的过程,拼好了是一张桌子,才能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对于这根线,就是一个人抽象思考的过程,跟这个人的素质、素养、人生经历都有关系,每个人都不一样,没有作业可抄,也无法复制。

陈虻看重的就是这种有接受能力的人,有这种能力就有潜力,即便暂时没有掌握需要的技术,也是可以学的。在人才的培养上,陈虻主张”永远把你的思想、经验和精力贡献给新来的以及水平最差的同志“,让他了解做这件事的意义,有发现价值的愿望,知道好作品是什么样并且愿意去追求,这就是陈虻发现人和培养人的理念,他以人的潜力判断人,以人的心、思想、愿望、人格和态度为基准去培养人。他在讲课时曾说,培养一个人从毕业到能独当一面,至少要五年。

而如今,这些做人做事最本质的东西,已被过度理性的、工业化的世界所撕碎,人被齿轮化、工具化,一个人会什么、能做到什么、做多快、能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成为企业雇主关注的一切,这种把人工具化的用人理念甚至衍生出”耗材“的新词,很难想象这是年轻人用来形容职场中的自己。资本不需要职员的人性,谁会关心”你“呢?谁会关心你有没有愿望呢?陈虻走了,他给一个时代的光,也灭了。

参考文献:《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徐泓,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