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生活 > 正文

​女真族的起源与历史变迁(历史上女真族前身是哪个朝代)

2024-04-08 15:47 来源:海蔻通 点击:

女真族的起源与历史变迁(历史上女真族前身是哪个朝代)

中国古代历史,被很多人总结为农耕帝国与草原游牧帝国的对抗史。但实际上,真正对中原农耕帝国构成威胁的,不是草原游牧族群,而是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渔猎族群。

中国历史上,中央帝国有四次被异族攻灭,其中西晋是亡于内附的五胡,既不是单纯的游牧族群,也不是单纯的渔猎族群。

另外三次,有两次都亡于东北的渔猎族群——女真人。剩余的一次虽然是亡于草原游牧族群——蒙古人,但蒙古人灭金、宋,也是建立在先夺取了东北的基础上。

总的来看,对中原农耕帝国有致命威胁的,就是东北渔猎族群,其中最大名鼎鼎的,就是女真人。

那麽女真人又是从哪来的呢,他们的祖先,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历史呢?

01 三大民系

女真语属于通古斯语族,通古斯族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万年以前。

四五万年前,最早的一批智人进入东亚,他们被称为“老亚洲人”,父系基因是C系和D系,母系基因是M系。

两三万年前,“古黄种人”进入东亚南部,他们与老亚洲人女性混淆,形成“黄种人”。在两万到一万年前之间,黄种人逐渐扩张,占据了东亚和东南亚的大部分地方,“老亚洲人”被排挤到三个地方。

第一个是东亚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周边,他们被称为“古羌藏人”,父系基因以D为主。他们是藏缅语族(古称羌人)重要的祖源之一。

第二个是孤悬于东亚大陆之外的日本列岛,他们被称作“阿伊努人”或者“绳文人”,父系基因也是以D为主。他们是日本人的重要祖源之一。

第三个就是东北地区,他们的父系基因以C为主(具体来说是C2北支),可以称作“古通古斯人”。他们就是东北原住民的两大祖源之一。

东北原住民第二个祖源,就是北上的黄种人,俗称“NO系”。

NO系最迟在一万年前就进入了东北南部,逐渐扩散到辽河上游、辽宁、吉林,还包括朝鲜半岛的北部。他们驱逐当地的C系老亚洲人男性,与老亚洲人女性融合,形成“貊mo人”和“濊weì人”。

原来的老亚洲人(古通古斯人),被濊貊人切割成南北两部分。南部族群退缩到朝鲜半岛的南部,成为三韩祖先,也就是韩国人的最早祖源。北部族群被排挤到东北的北部,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省和外东北。

北部族群还向北迁徙,进入西伯利亚东南沿海一带。不过抛除这些北迁的族群和南部的三韩不谈,只看东北的话,古通古斯人逐渐分化成了东西两大族群。

西部族群的领地是一山一水,大兴安岭和嫩江,他们就是鲜卑、乌桓、契丹、室韦、蒙古的共同远祖——东胡人。

东部族群的领地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现在的黑龙江省和外东北地区,他们最早被中原的华夏人称作“肃慎”。

战国时期,燕国名将秦开北伐辽河流域,生活在这里的“貊人”被燕人打败,逃亡到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区,与当地的“濊人”融合,形成“濊貊(weì mo)”。

至此,东北原住民三大民系——东胡、濊貊、肃慎便形成了。

02 扶余与高句丽

东胡的演变历史,在《草原民族源流简史》那篇文章里已经详细说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三韩也因偏距朝鲜半岛南部,不在这篇文章的解读范围。我们的重点,是濊貊和肃慎这两大民系。

自秦汉以来,东北两大民系的历史,以唐高宗灭高句丽为节点,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在此之前,占据舞台的是濊貊族群,在此之后,占据舞台的是肃慎族群。

燕国却胡千里之后,濊貊两族混而为一,在东北南部形成五个大的部族,分别是松花江中游的扶余、长白山区的高句丽、图们江流域的北沃沮、盖马高原的南沃沮、朝鲜半岛中部的东濊。

箕子朝鲜离开辽东,迁往平壤汉城所在的大同江、汉江流域后,东濊被迫退缩到东部山区,也就是现在的朝韩两国的江原道一带。

从音韵学的角度来看,在古汉语中,扶、貊、沃的发音相近,余、濊、沮的发音也是有点类似的。无论是扶余、沃沮,还是濊貊,都是同一个族名的不同音译罢了。

濊貊并不是纯粹的渔猎族群。他们占据的东北南部和朝鲜半岛北部,气候环境适合农耕,在捕鱼和狩猎以外,濊貊人的主业是农耕。他们种植粟米、黍子,另外还饲养猪、马、牛。

西汉前期,汉武帝拓土东北,灭掉卫满朝鲜,在长白山区和朝鲜半岛北部设立玄菟、乐浪、临屯、真番四郡,合称“汉四郡”或者“乐浪四郡”。

这四郡中,玄菟郡涵盖长白山区和盖马高原,把高句丽和南沃沮纳入了统治。临屯郡覆盖朝鲜半岛中部的东海岸,把东濊人纳入了统治。没有被汉帝国统治的濊貊各部,只剩下了扶余和北沃沮。

在战国晚期到西汉初期,扶余人吸收了中原文明,建立了扶余王国。王国的疆域覆盖松嫩平原,也就是现在的吉林省中西部、黑龙江省西南部。扶余的王城前期在现在的吉林市附近,后期在现在的长春农安一带,岳飞所说的直捣黄龙的黄龙府,就是扶余国的王城旧址。

西汉末年,扶余王族的一个分支南迁到长白山区——现在吉林和辽宁东部,以高句丽部族为基础,建立了高句丽国。

两汉之际,汉帝国在东北的势力小有收缩,东濊、南沃沮和高句丽都脱离了汉帝国的控制。

三国时期,高句丽曾经遭遇曹魏的进攻,几乎亡国。但魏军没有斩尽杀绝,高句丽很快复国,占据鸭绿江中上游地区。

西晋时期,东北西部的鲜卑强大起来,向东攻灭扶余。在司马懿是孙子晋武帝的帮助下,扶余复国,但实力大不如前,高句丽开始反超扶余,成为南东北地区的主角。

五胡乱华,晋朝南迁,高句丽趁中原内乱的机会,向南占据朝鲜半岛北部的乐浪郡,向东征服南北沃沮和东濊人。并与辽东地区慕容鲜卑建立的燕国长期对峙。

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向西占据辽东,向北攻灭扶余,占领吉林中部,不仅统一了濊貊的大部分部族,还把辽东和乐浪的汉人纳入统治,疆域达到极盛。

此后,高句丽耗死了隋朝,又接着耗死了唐太宗,最终在武则天他老公唐高宗时期,才被巨唐攻灭。

高句丽灭亡后,它的领地重新纳入了中央帝国的统治,高句丽王族与几十万富户被迁入中原,融入到汉人当中。

其余的百姓,一分为三。

位于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人、汉人、沃沮、东濊,被北上扩张的新罗吞并。加上之前箕子朝鲜驱逐东濊、卫满灭箕子朝鲜、汉朝灭卫满朝鲜、高句丽吞并乐浪郡等几次战争,汉人与濊貊人分批南迁融入三韩,O系基因(准确来说是O2a与O1b2)因此融入到韩人当中,导致如今韩国人的父系O系基因,占比达到70%左右。

位于辽东、吉林中部的汉人、扶余人,成为唐朝的臣民,后来被契丹吞并,先后接受辽金元的统治,并在明朝重新回到中央帝国的怀抱。

位于图们江流域的北沃沮,为了躲避肃慎后裔挹娄、勿吉的侵扰,从秦汉时期开始,就陆续南迁,会合一部分南沃沮、东濊,渡海迁徙到日本列岛,成为日本弥生文化时期的渡来人——阿伊努人之外的日本人另一支祖先。

剩余的一部分北沃沮人,很快成为了渤海国的臣民。

那麽渤海国又是哪来的呢?

03从肃慎到靺鞨

渤海国是粟末靺鞨su mo mo he建立的,靺鞨的祖先,就是黑龙江中下游的肃慎族群。

肃慎早在西周时期就来过中原,朝觐过周天子。周人因此把肃慎当做自己的臣属,“燕、亳、肃慎,吾北土也”,燕是燕国,亳就是濊貊中的貊人,亳、貊古音相近。由此可见肃慎在西周时就位于东北地区了。

有人说黑龙江流域那麽远,这种朝觐有可能吗?

如果是为了单纯的朝觐,当然没有可能。但如果是借着上供的名义,把东北的貂皮、人参带到中原,换取中原的青铜器和食盐,那就很有可能了。

与半农耕半渔猎的濊貊人不同,肃慎人的农耕比例非常少,渔猎占据主要。

他们会制作简单的陶器,生活在半地穴式房屋中,类似于半坡遗址的房屋。他们没有金属工具,也缺乏冶金技术,生活中的工具以石器为主,比如他们捕猎的弓箭,就是由木箭杆和石箭头做成的,史称“楛矢石砮”。

他们会饲养家猪和狗,狗作捕猎帮手,猪则用来食用和制作皮衣。

到秦汉魏晋时期,肃慎改称为“挹娄”。在通古斯语中,挹娄有鹿和地穴的意思。这都与挹娄人的生活方式有关系。

五胡乱华时期,东北南部的扶余衰落,高句丽崛起,濊貊人被统一在高句丽治下。同属于濊貊人的沃沮,可能因为高句丽的排挤,也有可能因为高句丽的加持,从图们江流域向北迁徙,进入黑龙江流域。生活在这里的挹娄族群,与部分沃沮人混合,开始被北朝称为“勿吉”。

勿吉的古汉语发音,和沃沮是差不多的。

初唐时期,高句丽最终被中央帝国攻灭。趁着高句丽衰亡的时机,勿吉从黑龙江流域南下,占据了松花江中上游的扶余旧地、长白山区的高句丽旧地、盖马高原的沃沮旧地,形成七个大的部族。勿吉的族名,也因为中央帝国的改朝换代,而改成了“靺鞨”。

其实“靺鞨”的古汉语读音,和“勿吉”是几乎一样的,两个词都是同一个族名音译成汉语后的不同写法。

靺鞨七部分别是粟末部、白山部、伯咄部、安车骨部、拂涅部、号室部、黑水部。

粟末就是松花的不同音译,松花江古称“粟末江”。顾名思义,粟末部就位于松花江的中上游,准确来说就是现在吉林省的中部,这里是扶余的故地。

白山部在粟末部东南面,也是顾名思义,分布在长白山区,这里是高句丽的故地。

伯咄部在粟末部的北面,嫩江和松花江交汇处,也就是现在的哈尔滨西部一带。

安车骨部位于伯咄部东面,松花江下游,现在的依兰县、鹤岗、佳木斯一带。

拂涅部位于伯咄部东南、粟末部东面,牡丹江流域,也就是现在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

号室部位于拂涅部的东面,乌苏里江上游的兴凯湖周边地区,也就是现在的黑龙江省鸡西市和俄罗斯海参崴一带。

黑水部则比较特殊,他分布在其余六部以北,是整个黑龙江中下游地区各个土著部落的泛称,总计有十六个部落。

高句丽灭亡几十年后,除了黑水靺鞨外,粟末靺鞨统一了其余靺鞨六部,建立了渤海国,并接受唐玄宗的册封,成为大唐在东北地区的又一个藩属国。

渤海国仿照中原文明建立政权体系,设官制,建都城,引入儒家和佛教经典,发展农业,甚至在牡丹江流域种植水稻。由于渤海国文明昌盛,被中原汉人称为“海东盛国”。

不过海东盛国并没有延续下来。唐朝灭亡后,中原军阀纷争,无力控制东北,契丹人趁机壮大,建立辽国,并东征灭掉了渤海国。

渤海国灭亡后,境内的文明也被毁灭。渤海国民靺鞨六部,一分为三。

一部分人被契丹迁徙到辽东和辽上,人口将近一百万人。他们随着辽金元的兴亡,最终少部分蒙古化,大部分融入到明朝的汉人当中。

一部分人随着渤海王室贵族逃亡到朝鲜半岛,人口超过三十万人。他们加入到新兴的王氏高丽之中,最终大部分融合成为朝鲜族人,少部分在北宋末年,反流到东北地区,加入到灭辽侵宋的女真人当中。

最后一部分渤海国人,留在了渤海故地。女真人崛起之后,这一部分靺鞨人,有些随女真南征中原,并融入汉人当中,也有些留在当地,融入到女真人当中。

04 女真与满洲

“女真”就是契丹人对黑水靺鞨各部的称呼。

除了女真这个称呼外,契丹人还把他们称为“朱里真”。实际上,这些都是同一个族名音译成汉语的不同写法,他们的来源都是黑水靺鞨最早的祖先——肃慎。

渤海国灭亡后,黑水靺鞨(女真)趁机南下,占据渤海国的北部旧地,也就是牡丹江、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地区。

到北宋时期,女真形成了七个可考的部族,长白山部、回跋部、完颜部、铁力部、兀惹部、五国部、鼻古德部。

长白山部位于吉林和辽宁东部的长白山区,并且涵盖现在的朝鲜北部的盖马高原。长白山部很有可能是白山靺鞨的后裔,直接被统辽国人当成了女真。

回跋部位于辉发河周边,也就是现在的吉林省中部。这里原本是渤海国粟末靺鞨的故地,更早则是濊貊人扶余部的故地。

完颜部位于阿什河流域,在回跋部的北面,也就是现在的哈尔滨一带。这里是伯咄靺鞨的旧地。

铁力部在完颜部的北面,现在的黑龙江省绥化和伊春一带,这里有一个铁力县,就是铁力部遗留的地名。

兀惹部在完颜部的东面,现在的黑龙江省依兰、佳木斯一带。

五国部在兀惹部的东面,包含五个部落,覆盖整个三江平原,也就是松花江和黑龙江交汇处的那一片地区,著名的北大荒沼泽所在地。

鼻古德部在五国部的北面,三江平原的北部边缘,现在属于俄罗斯境内。

这七个部族并没有覆盖黑龙江下游。黑龙江下游的女真部族,连契丹人都没有详细记载,而是一概统称为东海女真。

北宋末年,完颜部统一女真七部,建立金国,再后来灭辽侵宋的历史,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不再赘述。

侵占中原之后,女真人组成的猛安谋克(金国版八旗)几十万人迁入中原汉地,自金末到明初,彻底融入到汉人当中。

留在金国故地松嫩平原的女真人并不多,蒙古灭金后,他们被打散编入辽阳行省下的各个万户府。由于人口稀少,蒙元又从松花江下游的三江平原迁徙一些部落前往松嫩平原屯垦,这些部落大部分属于东海女真,蒙元称之为“水达达”和“兀者”。这个“兀者”,就是前文女真七部中的兀惹部。

元末明初,兀者女真南下进入吉林中部,形成扈伦四部,分别是乌拉、哈达、辉发、叶赫,明朝称之为“海西女真”。

位于兀者女真东面牡丹江流域的是“胡里改部”和“斡朵怜部”,其中胡里改部是金国完颜部的遗民,斡朵怜部则有可能来自于东海女真。同样是元末明初,他们沿着牡丹江往南迁徙到牡丹江上游和兴凯湖周边,明朝将他们设置成建州卫。

明初,李氏朝鲜取代高丽之后,向北扩张,占据盖马高鱼和图们江南岸。生活在这里的曷懒部女真,连同兴凯湖周边的建州部女真,一同西迁到长白山西麓,也就是现在吉林通化、和辽宁东部山区。

他们与当地残留的长白山女真融合,形成建州八部,分别是苏克苏护部、董鄂部、浑河部、哲陈部、完颜部、纳殷部、鸭绿江部、朱舍里部。

最终,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八部和女真四部。他的儿子皇太极认为“女真”这个族名源自于肃慎(诸申),是契丹人对他们的误称,于是放弃女真这个族名,追溯“靺鞨”这一称呼,把族名的汉语写法定为“满洲”。

满洲的发音,与“靺鞨”mojie、“勿吉”moji的发音是类似的,是同一个族名音译成汉语后的不同写法。

而没有并入满洲的东海女真(又叫野人女真),可考的有牡丹江流域的虎尔哈部、乌苏里江两岸的瓦尔喀部、兴凯湖南岸的窝集部,以及黑龙江中游的萨哈连部、萨哈尔察部、索伦部,还有黑龙江入海口的一些没有记载的部落。

他们的后裔,就是现在的锡伯、鄂伦春、鄂温克、赫哲、尼夫赫等民族。

再后来的历史,满洲入主中原,建立清朝的历史,我们都知道,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