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百态 > 正文

​浅析国共内战之平津战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2024-03-11 19:19 来源:海蔻通 点击:

浅析国共内战之平津战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平津战役背景

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大获全胜,解放了东北全境,全国军事形势逆转。那么平津战役背景有哪些?

平津战役图片

平津战役图片

11月初,淮海战场,华野和中野联合发起了淮海战役。西北战场,胡宗南部被西野压缩在关中地区,动弹不得。华北战场,阎锡山部被华北军区第1兵团围困在太原;傅作义部的大后方归绥被第3兵团围困。东野先遣兵团推进至蓟县待命,东野主力休整备战。孤悬在华北的傅作义集团,已面临着东野和华北军区部队联合打击的严重局面。

蒋介石在辽沈战役后期,即判断如果东北失败,华北也难保。蒋介石考虑放弃平津,傅作义部南撤到长江防线,或者淮海战场。傅作义不是蒋介石嫡系,担心被蒋介石吞并,希望西撤绥远,拥兵自重。11月初,蒋介石与傅作义经过磋商,认为东野正在休整,短时内不可能入关,傅作义部暂守北平、天津、张家口以及塘沽海口。11月中下旬,傅作义部调整兵力部署,60余万人部署在滦县至柴沟堡的铁路沿线。其中,蒋系部队部署在北平以东一线,傅系部队部署在北平以西一线。战局一旦不利,可能出现,蒋系向南,傅系向西分别撤退的局面。国民党方面对平津战役背景的判断一开始就有分歧。

由于淮海战役顺利进行,中共中央判断,平津的蒋系可能南撤增援淮海,傅系会随之西逃。这对于淮海战场和渡江作战都会产生不利的局面。11月,中共中央决定,要把傅作义部歼灭在华北地区。

为了稳住傅作义部,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停止攻击太原,撤走归绥的包围部队,大搞东北地区庆功活动来麻痹敌人。切断傅作义部西逃的道路,隔断傅系部队,拖住蒋系部队,为东野入关争取时间。东野主力结束休整,秘密入关,快速插入北平、天津及天津、塘沽之间,对北平、天津“隔而不围”。11月29日,平津战役正式打响。

平津战役发生在哪里

平津战役是“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在这场战争中,解放军以牺牲3.9万人的代价歼灭、改编了国民党52.1万人,成功解放了天津、北平等地,推动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那么平津战役发生在哪里呢?

平津战役地图

平津战役地图

平津战役发生在华北一带,以北平、天津为中心,涉及到了张家口、唐山、塘沽等地。在辽沈战役取得成功后,听闻消息的傅作义先后放弃了承德等地并准备好了向西和向南的撤退路线,为了大力消灭国民党的主力军队,东北野战军提前结束了休整加入到了分割包围傅作义集团的计划中,经过两个星期的围而不打,解放军成功包围了北平、天津和张家口的敌人,封闭了他们逃跑的道路,然后在天津采取拦腰截断的作战方式发起进攻,并攻克了新保安、张家口等地,歼灭了傅作义的精锐部队。

1949年1月林彪与罗荣桓、聂荣臻在平津战役中

1949年1月林彪与罗荣桓、聂荣臻在平津战役中

此时,天津、塘沽和河北的一些城市都得到了解放。除了天津、河北地区,平津战役发生在哪里呢?平津战役虽然也发生在了北平,但是与天津等地不同的是,在北平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交火。北平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古城,有很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如果遭到战争的摧残这些文化古迹可能就会被毁灭。为了保护这座古城,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解决的方式同傅作义的守军进行谈判,在进行多次谈判之后,国民党接受了和平解决的方式,同意改编,撤出北平。至此,平津战役结束,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