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百态 > 正文

​明朝为忠节而死全族的大儒方孝孺生平 方孝孺结局 方孝孺子女 方

2024-03-11 19:12 来源:海蔻通 点击:

明朝为忠节而死全族的大儒方孝孺生平 方孝孺结局 方孝孺子女 方

书香世家 宁海韩愈
浙江东部的宁海县,是一个山水钟秀之地。它背靠天台山,面临大海。既有川溪林木之美,又有稻麦鱼盐之饶,番樯贾舶,骈集竞凑,素以经济文化发达著称。六百多年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方孝孺就诞生在这里。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初,方孝孺十五世祖从浙江桐庐迁来宁海,从此定居下来。方孝孺的曾祖父方子野、祖父方炯,在元朝先后担任鄞县县学教谕。父亲方克勤也是当地名儒。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方孝孺就出生在这个世代业儒的中小地主之家。
方孝孺从小就聪敏绝伦,七岁时入学读书。父亲按传统的教育方法,使他饱读儒家经典,因而从小就在心灵上打下了儒家思想的烙印,十余岁时,他已好学成癖,足不出户。每有所得,竟忘掉了一切,连室外钟鼓之鸣、风雨之声,也充耳不闻。就这样,读书日盈寸,知识也不断增长。时人都呼他为“小韩子”,把他比作韩愈。他父亲也认为他是“奇才”,对他寄予极大的希望。


方孝孺尽管被乡邻称之为“小韩子”,可是他所崇拜的古代圣贤则是伊尹、周公。他曾说:“追惟少时狂僭,甫有知识,辄欲以伊尹、周公自望,以辅明王、树勋业自期,视管(仲)、萧(何)以下蔑如也’。可见,少年时代的方孝孺志向已不同凡响。
就在方孝孺十二岁的时候,朱元璋登上了大明王朝的宝座。洪武三年(1371年),在家蛰伏多年的方克勤应征至京师,参加吏部考试,名列第二,被授为山东济宁知府。由于五年前方孝孺生母即已去世,所以方克勤上任之后,他便随父就养,前往济宁。
仕官济宁 祸从天降
济宁府内的曲阜县,是孔子的故乡。方孝孺初到济宁,父亲即带他瞻仰周公、孔子的庙宅,向本地父老询问当年陋巷舞雩之所在,遍寻七十贤人之遗迹。先哲的事迹给了他极大的影响,慨然有向慕之志。他曾想:孔门弟子中颜渊、闵子骞辈固然德行高尚,不可企及,但如果自己能与子游、子夏共游孔门,恐亦不会在他们之下。不过,他又想到:颜、闵、游、夏之辈毕竟能够受教圣人,如今呢,先哲早逝,耳提面命更属何人!因而油然而生“世无尼父,安所瞻依”的慨叹!
在济宁,他继续学习四书五经,同时博览群书。他自觉地按儒家思想来修身养性、磨练自己。当然,他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而是十分留意“考征生民之利害,揣度风俗之盛衰,综合古今治乱之由”。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自从读了经书之后,不是圣人说的话,“不敢存乎心”,不是事关百姓的利害,“无所用其情”。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将来有朝一日,“辅明王、树勋业”。
在济宁的几年间,方孝孺学问大有长进,文章更是“益肆不羁”,据他自己说,伸笔濡墨,洋洋洒洒,千余言可立就。父亲常把他写的文章拿给朋友们看,无不交口称赞。通晓经义的武靖王李文忠曾屈尊召见方孝孺,期望他将来成为一名“国士”。
方孝孺在济宁一晃就将近五年了。方克勤也政声日著。方克勤在受命之初,认为这是朝廷非常之恩,必须尽力。于是到任伊始,即向百姓谕以朝廷养民之意、孝悌忠信之道,实行德政,发展生产,并惩治贪残,自奉简素。在他的治理下,短短几年,济宁府内经济得到发展。洪武四年(1371年),济宁仅有三万户,每年税收仅万余石。到了洪武八年(1375年),户口就增至六万余户,税粮十四万余石。民有积粟,野无饿莩,因此方克勤深得百姓爱戴。省宪考绩,济宁府是山东各府之最。洪武八年初,方克勤入朝,受到明太祖嘉奖,并勉励他说:“政成,当显用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