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百态 > 正文

​历史文化 - 高密茂腔

2024-10-16 21:51 来源:海蔻通 点击:

历史文化 - 高密茂腔

非遗类别:传统戏剧

传承级别:国家级

入选时间:2006年5月 第一批

高密茂腔是山东地区百余年来兴起的地方戏之一,在胶东半岛久负盛名,属于山东地方戏四大系统中的肘鼓子系。茂腔唱腔委婉幽怨、朴实本真,加之其通俗易懂的唱词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群众喜爱,被誉为“胶东之花”,俗称“拴老婆橛子戏”,在广大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清朝康熙年间,茂腔作为一种演唱形式,出现于高密、诸城、胶州一带。在二百多年的发展史中,曾叫过不少名字,有“肘鼓子”、“周姑子”、“轴棍子”、“正歌子”等。起初只有一个人挨门演唱,民间称这种形式为“唱门子”。后发展到“撂地”演出,艺人们在集市广场或街旁道边设点,吸引众人前来围观。上个世纪初,其演唱形式出现突破,有了戏班,从单纯的演唱向代言体的戏剧过渡,演出场地上有剧中人物出现,从一个演员扮演几个角色发展到一个演员扮演一个角色,并且有了简单的化妆,这是茂腔发展为地方戏的雏形。

高密茂腔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明显阶段,即本肘鼓阶段、冒肘鼓阶段和茂腔阶段。早先艺班都由男人组成,大多肘悬小鼓,击鼓为拍,边打边唱,唱腔旋律简易,节奏平稳,这就是最早流传的“本肘鼓”。至咸丰初年,江苏、临沂一带的肘鼓戏艺人流入莒县、诸城、高密一带,与“本肘鼓”一起组班演唱,形成了尾声翻高八度即“打冒”的唱法,被称为“冒肘鼓”。清末,“冒肘鼓”学习借鉴京剧、梆子的唱腔、伴奏、道白、化妆、道具及演出剧目,演唱艺术有了新的发展,此时“冒肘鼓”因谐音亦称“茂肘鼓”。

解放初期,随着剧种发展和唱腔的变化,演员在演唱中逐渐减少了八度翻高次数,只在花腔演唱段中使用“打冒”,唱腔形式更趋合理,此时“茂腔”便取代了“冒肘鼓”。这一时期,党的文艺方针给地方戏带来了新的生机,艺人们进行登记,参加固定剧团,不再盲目流动。政府派出一批文化干部到各茂腔剧团,帮助剧团发展,进行戏改工作,对剧目进行了彻底整理,保留精华,剔除糟粕,记录整理并发展了茂腔曲谱,改变了幕表制的说戏方法,建立了导演制。同时挑选骨干演员,到各级戏校进修,又招收了部分艺徒,充实剧团力量。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批茂腔名家和编导,连续参加了三届山东省戏曲讲习班及编导讲习班、戏曲专业训练班等,排练演出了几十个传统剧目,为茂腔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至此,茂腔进入了有较高文化素质演员演唱的新时代。

1986年以来,高密先后编演了《盼儿记》、《根的呼唤》、《瓜园情》、《芝麻官断案》等现代戏。其中,《瓜园情》被山东电视台录制成舞台戏曲片,播出后获得社会良好反响;由牟家明创作的大型现代茂腔戏《盼儿记》,1990年应文化部邀请进京演出并获得誉满京城的轰动效应,受到文化部、国家计生委、中国剧协的表彰,荣获全国“第二届人口文化奖”二等奖;1993年创作的茂腔《根的呼唤》,荣获省“精品工程奖”;《盼儿记》、《根的呼唤》这两部大戏均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改编拍成故事片,于1994年前后在全国公映。此外,还有十几出戏应邀参加了国家、省文艺调演,获得了一大批荣誉称号。2002年,与齐鲁音像出版社共同出品了26部茂腔VCD,受到全国各地戏曲观众的热烈欢迎。

2008年,高密市政府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年龄在11-13周岁,勤奋好学,喜欢茂腔,有吃苦耐劳精神的青少年参加高密茂腔少儿班,开启了茂腔戏曲班在戏校专业培训的先河。这为发展传承高密茂腔事业,培育茂腔后备人才,解决茂腔剧团人员结构老化、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

2009年7月,高密茂腔专题节目在央视戏曲频道“燕升访谈栏目”播出后,各界反响强烈。2014年,根据莫言小说《红高粱》改编创作的大型现代茂腔戏《红高粱》,在高密大剧院首演成功,并于2016年获得泰山文艺奖。2018年5月,茂腔戏曲电影《红高粱》,在央视戏曲频道《九州大戏台》成功首播,使全国观众触摸到了高密和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也让广大戏迷充分了解到高密茂腔这一传统戏曲文化剧种,更是对高密茂腔的创新进行了大胆地尝试。

大型现代茂腔戏《红高粱》

高密茂腔与剪纸、泥塑和扑灰年画并称“高密四宝”。如今,广大茂腔从艺人员走在求新求美与钻研探索的路上。而唯美婉约、质朴自然的茂腔,正借力新时代,迈开大步,走出高密,走向全世界。

高密非遗项目第十二期

文字:杨丽

编辑:于燕/刘庆伦

审稿:王金孝

来源:高密市人文资源开发研究中心

你出力,我出力,高密创卫人心齐

你添彩,我添彩,大美高密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