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杂谈 > 正文

​牛叔牛书 | 考试是哪个国家发明的?这是一道送分题

2024-06-26 22:04 来源:海蔻通 点击:

牛叔牛书 | 考试是哪个国家发明的?这是一道送分题

牛叔牛书

牛叔爱读书,更爱分享,乐于为家长和孩子推荐好书,无书可读时,看牛叔牛书。

说到考试,经历过的都会紧张(没有经历过的几乎没有),甚至是焦虑。这几天高考连着中考,应景般地说几个关于考试的问题。

考试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1910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第11版“考试”条说:“在历史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用考试来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据公元前1115年的记载),以及对已进入仕途的官员的定期考核(据公元前2200年的记载)。”《大英百科全书》的说法是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有关科举的论著而来,而这些论著的说法又是根据《尚书》的记载而来。

最初“考”字更侧重于考核政绩的含义,“试”字更侧重于测度优劣的含义。当“考”与“试”合为一个词之后,其内涵逐渐演变为特指考查知识或技能的方法和制度。古代也有“免试”或者“保送”的例子,忍胯下之辱的韩信就算一个。《东观汉记·吴良传》:“萧何举韩信,设坛即拜,不复考试。”

总有人拿现在的学历和古代的科举做类比,比如本科相当秀才,硕士相当举人,博士相当进士。事实证明,你想多了。先说秀才,读书人需要参加县试、府试、院试三场测试(都有淘汰率),全部通过就是“秀才”,通过率大约5%。明初太祖朱元璋时的规定,县学设教谕一人、训导二人、生员二十人。一个县的秀才指标是20个。你算算,你们县现在考上啥学校的才算秀才?举人是省里考,三年出一次,100人左右;进士是三年一国考,一次不到200人。这又是啥水平?是不是感觉生在现在很幸福?

古代科举历经千年,从隋唐初设,到明清完备。唐宋以后,你所知道的大部分文化名人,基本都有科举经历,而且越是考霸名声越大。从北宋“东华门下唱名方为好男儿”到明中后期“非庶吉士不能入阁”,近千年的历史也可以说得上是一部中国学生的考试史。如果再看那些考场失意者,黄巢、李时珍、蒲松龄、洪秀全等,这就得在“考试”和“史”之间,再加上“血泪”两个字。

考试作为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杜绝任何作弊行为。太原理工党委书记郑强教授却说:“我上课从来没有不及格的学生,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我在监考,看到同学们不会做的题,我会直接给他讲,所以我的学生都很喜欢上我的课,因为我不可能让他们不及格的。”郑强教授敢这么说,其他老师未必敢这么做、这么说。进一步说,考试是什么?是手段还是目的?是用问题导向看待它,还是用结果导向?再说大一些,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什么?如果弄清楚了,也许我们的焦虑会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