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百态 > 正文

​1992年邓颖超病逝时,留下两份遗嘱,为何其中一份无人敢执行?

2024-06-02 08:49 来源:海蔻通 点击:

1992年邓颖超病逝时,留下两份遗嘱,为何其中一份无人敢执行?

1992年7月11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邓颖超女士与世长辞,享年88岁。

临终之前,她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于是向身边人交代了自己的后事。

可直至病危之时,没有任何一个领导敢直接应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01

邓颖超原名叫邓文淑,父亲邓延忠是清末进士,他从小习武,当过光绪皇帝的御前侍卫。

后来,邓延忠在一次任务中受伤,这使他无法再进行此类工作,最后不得不回南京疗伤。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邓延忠认识了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

杨振德本生活在优越的家庭中,但14岁那年父母双双去世,好在她饱读诗书,精通医理,后在医学上有很高造诣。

在一次行医过程中,两人相遇,1904年女儿邓颖超出生。

但在父亲邓延忠的心里,“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

父亲整日郁郁寡欢,于是有了将女儿送人的打算。最后,母亲以死相逼,这件事情只好作罢。

邓颖超七八岁时,父亲因得罪了上司,被发配到边疆,不久后便病死在那里。

从此,母女俩相依为命,一路来到天津,邓颖超在母亲的陪伴下,度过极为艰难的学生时代。

02

因为幼年的经历,邓颖超对“男尊女卑”的思想极为厌恶,对社会现状表示不满。

在校期间,她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还热衷于社会实践活动。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思想来到天津,邓颖超联合郭隆真等人,创办著名的“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

她大范围宣传先进思想,并鼓励女性参加社会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邓颖超是中国最早一批,开展“女权”思想的倡导者。

她出现在街头,演讲着激动人心的思想,这吸引了不少年轻人驻足。

其中有一个帅气的身影,此时的他刚刚进入南开大学,是一位“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男青年,他就是周恩来。

当时,他被邓颖超的演讲镇住了。

以至于多年之后,总理坐在海棠树下,回忆从前的种种,说了一句:我还记得邓颖超那双有神的眼睛。

后来,这批有志青年创立“觉悟社”。

他们本着互助、持久、创造、批评、牺牲等原则,做同学的思想改造。

而周恩来和邓颖超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他们在革命道路上相互欣赏,相互扶持,却没有擦出爱情的火花。

邓颖超对于婚姻很恐惧,这多半来源于父亲的“男尊女卑”。

女性在社会中所遭遇的不公平,让她厌恶婚姻。

而此时,周恩来也是一位单身男青年。

到了1920年,周恩来前往法国学习,在此期间他遇到张若名。

没多久,两个远在异国他乡的年轻人互生好感,但这段恋情维持的时间并不长。

张若名一心向学,逐渐退出党组织,这令两人之间产生极大分歧,从此分道扬镳。

在法国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邓颖超发表“女权主义”时的画面,时刻出现在周恩来脑海里。

他认真审视了自己和邓颖超之间的感情,在革命道路上两人有说不完的话,她的执着和坚毅,都令周恩来敬佩不已。

这期间,彼此频繁的来信,让两人越走越近。

某天,周恩来在信中表白邓颖超,收到信的她先是有些惊讶,后来激动不已。

就这样,两人开启漫长的异地恋。

直到1924年7月下旬,周恩来告别长达四年的欧洲之行,踏上回国的征途。

经过一个多月的海上颠簸,周恩来最终来到广州,同年11月他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而邓颖超,因为“五卅惨案”发生后,因不断鼓励学生上街游行,而被政府通缉。

被逼无奈的她来到广州,和周恩来会合,不久后两人顺利完婚。

03

因为长年宣传革命思想,加上路上的奔波劳累,周总理和邓颖超一直没有子女,这始终是个遗憾。

在普通人眼里,孩子就是婚姻家庭的纽带。

但即便没有这根纽带,周总理和邓大姐的感情也一直恩爱如初,风风雨雨依偎了大半辈子。

以至于后来,周总理因积劳成疾而离开我们,这对邓颖超来说,是人生难以想象的打击。

她深知,丈夫对祖国无比热爱,渴望国家繁荣昌盛,为了这个目标,他奉献自己的一生。

1983年,邓颖超当选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面对很多棘手的问题,她总是兢兢业业,没有丝毫怠慢。

大家对于邓颖超十分敬重,希望她能休息一下,健健康康。

可天不随人愿,1992年邓颖超因疾病加重,生命即将走到了人生的最终时刻。

临终前,老人留下两份遗嘱。

其中一封是对自己后事的安排,希望大家简单料理,不搞遗体告别,将自己居住过的房子上交给国家。

第二份遗嘱,邓颖超特别强调,自己的病情已经很重了,就不要进行抢救了,以免加重医生负担,资源应该留给更需要的人。

众人看到第二份遗嘱后特别痛心,到了最后,并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执行。

大家都希望,邓颖超能挺过难关,希望有奇迹发生。

只可惜,奇迹没有发生,邓颖超最终驾鹤西去,走的时候十分安详。

她的骨灰洒向,和周总理同样的地方。

在此,向两位老人的伟大爱情致敬,向他们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致敬。

我们也希望伟人的故事,能被更多年轻人铭记。

作者:棒棒

编辑: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