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百态 > 正文

​什么是唐代十六卫?他们是什么由来?

2024-04-22 09:06 来源:海蔻通 点击:

什么是唐代十六卫?他们是什么由来?

唐代十六卫属于什么类型的组织?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唐代,无论是实行府兵制还是募兵制,最高的军事机构都是十六卫。

唐代十六卫由隋代的十二卫和十六府演变而来,名称几经变更,稳定的称谓是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十六卫中,以左右卫为核心,总领五府、折冲府或彍骑。府兵制时期,左右卫各自直接统辖六十个军府,其余各卫统辖四十至五十个军府。剩余的军府归太子东宫六率府统辖。卫士分隶各卫,有不同的名称。归属十六卫的卫士,名称因袭隋代十二卫旧制,左右卫的称为骁骑,左右骁卫的称为豹骑,左右武卫的称为熊渠,左右威卫的称为羽林,左右领军卫的称为射声,左右金吾卫的称为佽飞。此外,归属东宫的卫士,左右卫率府的称为超乘,左右司御率府的称为旅贲,左右清道率府的称为直荡。

十六卫各设大将军一人,正三品,将军二人,从三品,以及一些负责具体事务的其他官员。贞元二年(786),唐德宗为了优宠功臣,又在十六卫各设上将军一人,从二品。十六卫长官的遴选,要考虑绝对忠于朝廷。贞观十六年(642),唐太宗表彰左卫大将军李大亮,说:"公敦懿其心,诚善事主,每行夜自当丙夜(深更半夜),遣郎将、中郎将行甲乙丁戊等夜,身先于人,真将军也。"又说:"至公宿直(值),我便通夜安卧。"李大亮死后,唐太宗非常悲恸,诏令陪葬于自己的陵墓昭陵旁。唐玄宗时期的宦官杨思勖(xù)、高力士,都被授以右监门卫将军的头衔,所以人们见到高力士,称他为高将军。左右监门卫有把守宫城各门、核对出入人员门籍(通行证)的任务,宦官在皇宫供职,因而可以担当这项职务,十六卫中其它职务,不能授予他们。杨思勖多次奉命出征,"以军功累加辅国大将军","又加骠骑大将军",但这两个称谓都不属于十六卫系列。十六卫大将军头衔也授予北方民族政权入朝、归顺的王公贵族。初唐突厥族突利可汗入朝,唐太宗拜他为右卫大将军;中唐回纥亡国,贵族嗢(wà)没斯来投,唐武宗拜他为右金吾卫大将军。这样做是为了安排、优宠外族首领,同利用其余被拜官者的能力来供职有别。

十六卫负责宫禁宿卫,被看作是天子禁军。天子禁军有所谓南北衙兵之分。十六卫驻守在宫城南面的皇城内,负责宫城、皇城的守卫,因而称为南衙兵。南北衙兵的同时设置,除了用以维持治安以外,还有互相牵制的用意。安史乱中,京师长安盗贼充斥,宦官李辅国请选五百名北衙羽林军骑士代替南衙金吾卫在城区巡逻。宰相李揆上《请罢选羽林骑士备巡检疏》,说:"昔西汉以南北军相统摄,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遂安刘氏。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唐肃宗于是作罢。

南衙十六卫的宫禁宿卫任务有一定的分工。核心机构左右卫依据名籍,把士兵分配到各卫,执行宿卫任务。左右卫的士兵平时在内廊阁门外分为供奉仗、亲仗、勋仗、翊仗、散手仗等五仗,坐在东西廊下。皇帝御临正殿,左右卫士兵以黄旗仗为标志,列队分别站在两阶,在正门内,以挟门队坐在东西两厢。在他们的下面,依次站着左右骁卫、左右武卫等士兵。正殿前举行大朝会时,左右骁卫的士兵以黄旗队和胡禄队坐在东西廊下,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和左右领军卫的士兵,分别身着白色、黑色和青色的铠甲,手执旗帜、兵器,列于左右两厢。

左右监门卫掌管宫城、皇城诸门禁卫和门籍,左右卫、左右骁卫也参与诸门值勤工作。凡官员朝见、奏事或奉敕入见,以及仪仗出入,左右监门卫都要勘验门籍或诏敕,检查出入人数。皇帝巡幸,左右监门卫依照一定的仪仗在皇帝起居的衙门之下监守。

左右千牛卫负责宫殿侍卫和供御仪仗。千牛备身左右手执弓箭,宿卫皇帝,皇帝坐朝时,在御前左右行施防护职责。

左右金吾卫负责京城的昼夜巡警,"以执御非违",因而任务最为庞杂繁忙。京师朱雀门大街以东的万年县为左街区,以西的长安县为右街区。金吾卫设置左右街使,分别负责左右街区主干街道的昼夜纠察巡逻。有时候,一些正常的人际关系,左右金吾卫也作为情报向上汇报。唐德宗《听朝官伏腊过从诏》对此加以阻止,说:"比来朝官或诸处过从,金吾皆以上闻。其间如素是亲故,或会同僚友,伏腊岁序,时有往还,亦是常礼,人情所通。自今已后,金吾不须闻。"在外郭城的城门和坊里的角落,设有武候铺,由金吾将士站岗、值勤,按照规定的时间启闭城门。大城门百人,大铺三十人,小城门二十人,小铺五人。白天金吾卫委派排门人远望,夜禁后委派持更人远听。二更时分,街使以骑卒在各条街上巡行叫呼,武官暗中察探。捉铺持更者夜间发现行人,要立即盘问,不回答就拨动弓弦以警告,再不回答就向行人旁边射箭,仍然不回答就直接射行人。苏頲(tǐng)《对劝学犯夜判》虚构这样一个情节:长安学生王丁"从师受业,不觉日暮",犯夜而被拘留。长安县令杜虚认为:"鞭挞宁越(战国时期的文士),以立威名,非政化之本。"于是派人送他回家。御史得知后,弹劾金吾郎将失职。金吾郎将辩解道:"县令送归,非金吾之罪。"元和三年(808),宦官郭里旻酒醉犯夜,被杖杀,金吾卫人员薛伾和巡街使韦纁(xūn)因而贬逐。遇到紧急情况,金吾卫的活动更要加强。唐宪宗时,关东跋扈藩镇为了抵制中央对他们的平定,就不断在京师制造混乱。元和十年(815),藩镇刺客夜里埋伏在靖安坊,刺死主战派宰相武元衡,又在通化坊刺伤主战派御史中丞裴度。朝廷为了加强防范并搜捕刺客,"自京师至诸门加卫兵,宰相导从加金吾骑士,出入则彀弦露刃,每过里(里坊)门,呵索甚喧"。此外,皇帝车驾出入,左右金吾卫"以清游队,建白泽朱雀等旗队先驱",皇帝巡幸田猎,"则执其左右营卫之禁"。在东都洛阳,金吾卫执行着同样的任务。开元二十三年(735),唐玄宗在东都五凤楼前赐臣民宴饮,观众拥挤喧闹,金吾卫士兵棍棒乱下如雨,依然不能阻止。宦官高力士这才推荐果断严厉的河南县丞严安之出面维持秩序。严安之到场后,以手板画地,说:"犯此者死。"宴饮三天,无人敢逾越所画界限,被称为"严公界境"。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说:"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该诗描绘的是神龙元年(705)上元夜洛阳观灯的景象。这里的"星桥"指洛阳天津桥,因为洛河横贯城中,有天河气象,天河有星汉的别称。诗中说树枝上挂满彩灯,游人熙熙攘攘。官府取消了宵禁,因而金吾卫将士不再巡警,星桥的铁锁也相应打开,听任游人往来。

李揆所说南北衙兵互相牵制的事,在后来特殊情况下竟发展成为残杀。大和九年(835)十一月,李训、郑注和唐文宗秘密策划翦除宦官。李训假称左金吾卫办公厅的石榴树上夜间降下甘露,想诱骗宦官首领仇士良偕众宦官前往观看,以预先埋伏在这里的金吾卫将士及其他武装力量杀掉他们。李训安排韩约由太府卿职务改换为左金吾卫大将军以参与政变,就是为了能够动用金吾卫士兵。仇士良发现破绽,调动由宦官指挥的北衙兵神策军一千人对付李训政变,立即使政变武力和不相干的官吏、市民流血成河、僵尸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