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百态 > 正文

​西晋灭吴之战双方兵力 晋灭吴之战背景原因

2024-04-18 11:18 来源:海蔻通 点击:

西晋灭吴之战双方兵力 晋灭吴之战背景原因

西晋灭吴之战双方参战兵力:晋军约二十万,吴军约五万人。

西晋方面主要指挥官是杜预、王濬、唐彬、王浑、周旨;东吴方面则主要有孙皓、张悌、沈莹、孙震、陆景。

晋灭吴之战背景原因

公元263年魏灭蜀后,打破三国鼎立数十年的局面。曹魏政权落入司马昭父子之手。二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形成晋、吴对峙局面。

晋当时已控制着全国大部分州郡府县,吴沿江为国,仅有荆、扬、交三州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双方接壤数千里,时有攻战。司马氏建立晋王朝后,据有原魏、蜀之地,吴国仍然据有今长江中、下游及岭南等地区。双方接壤数千里,时常有战火发生。从公元269年(晋朝泰始五年)起,晋武帝就筹划剿灭吴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于是一面改善内政,开发农业、积存粮食;一面优选将帅,造楼船,练水军。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编练水军。西晋拥有一五十万人的陆军,但缺少水军,面对波涛汹涌的长江,虽“武骑千群,无所用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司马炎命王濬在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造战船,治水军数万人,使晋军的弱点得以克服,实力大为增强。吴国地跨大江南北,战乱较少,有相当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军队总人数为二十三万,尤以水军为强,有舟船五千余艘。而而吴国国君孙皓却不修缮内政,暴虐荒淫,导致民穷财竭,上下离心;又自恃水军强大,凭借长江天险,戒备松散。加之主将陆抗死后,部众分散,又中晋离间计,撤换了名将西陵都督张政,使西线守备更加削弱。这种局势对晋灭吴无疑是十分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