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百态 > 正文

​多尔衮为何不称帝?与孝庄有什么关系吗?

2024-03-25 18:04 来源:海蔻通 点击:

多尔衮为何不称帝?与孝庄有什么关系吗?

很多看过一些清朝剧的人应该都知道清朝的一些著名的人物i,比如有孝庄皇太后、多尔衮等等。而民间一直都流传着孝庄和多尔衮之间是存在一些私情的,只是这些事情虽然传的很多,却始终带有一种野史不可考的意思。而当时多尔衮权势也是非常大的,只是为何这种情况下的多尔衮却并没有选择称帝呢?多尔衮没有当皇帝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难道真的和孝庄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吗?多尔衮不称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多尔衮为何不称帝?与孝庄有什么关系吗?

1、爱江山更爱美人

虽然后来多尔衮死后的结局并不好,但他和张居正一样,生前都是享尽人间富贵的。

作为一个男人,不但娶了前任皇帝的老婆,还娶了现任皇帝的妈。更令人羡慕的是,即便是皇帝也要恭恭敬敬地喊他一句“爹”。在满人入关的八旗劲旅中,多尔衮自己手里就占有三旗。

对于明朝的灭亡,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戏言,那就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我坚信,能相信这个故事的人既低俗又无知。作为一代大将军,吴三桂的格局即不会那么低,也不会为一个女人拿几十万人的身家性命去赌气。

而多尔衮在皇太极死后,福临还幼小的情况下,面对无数人的支持和纵容,他为什么不称帝呢?在电视剧里说,这是因为大玉儿孝庄的控制。

孝庄这个女人,14岁如宫,嫁给了比自己大三四十岁的姑父和姐夫。作为蒙古贵族出身的孝庄不但天生丽质,而且有着惊人的政治头脑。在自己丈夫死后,她眼看刚刚入关不久的大清就要内部瓦解,她做出了一切的妥协。

作为皇帝的女人,孝庄曾靠着自身特有的女性魅力,通宵达旦地睡服了明朝旧臣,为后来清朝的组织结构和重大国策搞定了一个制度奠基人。同样,在面对多尔衮的司马昭之心时,孝庄也选择了以牺牲自我为代价,毫不保留地屈服给了多尔衮。

但作为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孝庄软硬兼施,一靠自己飘香万里的石榴裙,二靠争斗力超强的娘家人。在一打一拉之间,多尔衮最终还是被孝庄给征服了。但作为大清帝国的皇后、太皇太后,在死前决意不让自己的遗体埋入皇陵,这是有一定原因的。

多尔衮为何不称帝?与孝庄有什么关系吗?

2、多尔衮不敢称帝的外部因素

作为三旗旗主和进军中原的虎狼之帅,多尔衮是有资格和能力成为君王的,但和他一样有能力和资格的不止他一个。

在顺治刚上台之初,刚刚成立不久的清朝危机四伏。如果这个时候因为皇位之争而闹得内部分裂,那么,整个大清都可能被敌人趁机赶出中原,甚至彻底铲除。此时,无论是以孝庄为代表的蒙古势力,还是以多尔衮、铁帽子王爷为代表的其他旗主,他们都各怀鬼胎。

这个时候,让一个还是孩子的人来当皇帝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无论是先前的“八王议政”,还是后来的摄政王制度,都是清朝内部贵族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

至于后来顺治的出家或暴毙,有人说,这很可能这个小家伙不想当傀儡了,是各方权力斗争下的牺牲品。至于凶手是谁,有人说是孝庄,有人说是其他野心家……

关于多尔衮和孝庄之间的男女私情,这在满人眼里根本就不是事。很多人并不知道,满族女人不裹脚,地位很高,被称为姑奶奶,那可不是虚的。另外,满人内部也根本就不推崇三从四德和贞节牌坊那套虚伪和毒害女人的玩意。谁创造出来的东西,让谁自己去买单吧!

最后作者想说的是,不是多尔衮不想当皇帝,而是他真的不敢造次!

多尔衮为何不称帝?与孝庄有什么关系吗?

3、多尔衮的结局

顺治七年(1650年)八月,多尔衮追尊生母太祖妃乌喇纳拉氏,尊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祔享太庙。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行猎时坠马跌伤。十二月初九(公元1650年12月31日),多尔衮薨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三十九岁。

顺治帝闻之震悼。率王大臣缟服东直门外五里,迎多尔衮遗体。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丧礼依帝礼。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尊多尔衮正宫元妃博尔济吉特氏为义皇后。祔享太庙。多尔衮无子,赐以豫亲王子多尔博为后袭亲王,俸禄是其他诸王的三倍。又以多尔衮的近侍詹岱、苏克萨哈为议政大臣。

但是,多尔衮死后不久,其政敌便纷纷出来翻案,揭发他的大逆之罪,首先议了阿济格的罪,然后恢复两黄旗贵族的地位,提升两红旗的满达海、瓦克达、杰书、罗可铎等。两白旗大臣苏克萨哈等见势头不对,也纷纷倒戈。在这种形势下,先兴罗什等五人狱,然后便正式宣布多尔衮的十四条罪状,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接着,当权者又接连处罚了刚林、巴哈纳、冷僧机、谭泰、拜尹图等。多尔衮多年培植的势力顷刻瓦解。多尔衮死后两个月,突然从荣誉的顶峰跌落下来,完全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但是,多尔衮对于清王朝所立下的不世之功也绝不是政治对手们的几条欲加之罪所能掩盖的。顺治十二年(1655年)正月,吏科副理事官彭长庚、一等子许尔安分别上疏,称颂多尔衮的功勋,几乎句句在理,但被济尔哈朗骂了个狗血喷头,流放宁古塔充军。迟至一百年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发布诏令,正式为多尔衮翻案,下令为他修复坟茔,复其封号,“追谥曰忠,补入玉牒”。如此铁案又再度被翻了过来。到此时,有清一代对多尔衮的评价算有了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