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百态 > 正文

​唐朝安史之乱叛将田承嗣生平 田承嗣结局 田承嗣子女

2023-12-21 22:14 来源:海蔻通 点击:

唐朝安史之乱叛将田承嗣生平 田承嗣结局 田承嗣子女

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唐廷已经精疲力竭,加上屡屡进犯的吐蕃已经成为一个大威胁,所以史朝义自杀后唐廷并没有追究其他的安史旧部,反而就地委任他们为节度使。这些从前的叛将和唐廷在平叛过程中任命的节度使治下领地,即所谓“藩镇”,大的有十余州之地,小的也有三四州。节度使们强迫辖区内所有壮丁从军,仅留老弱耕作,所以一般都能拥兵数万,自己任命文官武将,不缴纳贡赋,俨然独立王国。还结为婚姻,互相表里。节度使的官位一般世袭,兵变使得政权易手的情况也比比皆是,但是基本没有遵奉唐廷号令改任的。
对于这些情况,实力已被大大削弱的唐廷根本无力制止,相反,唐廷在各方面还经常要仰这些藩镇的鼻息。唐廷首先在经济上就非常依赖藩镇,唐德宗李适时,长安经济极感困难,极度依赖漕运,浙江东西道节度使韩滉大力支持了他。784年,关中因为战乱,米价上涨,一斗米价格涨到500钱(对比全盛的开元天宝年间,天宝五年,即746年,关中米价仅仅13钱一斗);韩滉的米后,价格下降了五分之四。786年,关中仓廪用尽,唐廷无法为禁军发粮饷,禁军几乎发生兵变。李适正不知所措时,韩滉运米三万斛到达陕州。李适闻讯,喜悦异常,一溜小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到达陕州,我们父子二人得生了!”禁军将士得知后都高呼万岁,危机方才解除。在这种财政状况下,唐廷自然无力组织起一支强大的中央军,所以军事上,也经常要依靠这些藩镇来保卫京师。各地藩镇的林立,严重影响了唐朝在政治上、军事上的统一,大大削弱了朝廷集权,这种情况到唐宪宗李纯时才有了一定改善,但直到唐灭亡时都没能彻底解决。本文的主角,就是藩镇割据的始作俑者之一:田承嗣。
田承嗣(705~779),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祖父田璟,为郑州司马。父田守义,官至安东副都护,以豪侠闻名。开元末年,田承嗣任安禄山卢龙军前锋兵马使,在和奚、契丹人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升至武卫将军。他治军严整,在任兵马使时,安禄山曾在一个大雪天巡视各军营,刚走进田承嗣军营,营内寂静无声,若无一人。但进入营内检阅士籍,又无一人不在营内。因此深受安禄山器重。
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于范阳反叛,率15万大军南下,田承嗣为其主将之一。叛军连破蒿城,陷灵昌,下荥阳,势如破竹。在攻占荥阳郡后,安禄山命田承嗣与安忠志、张孝忠三人为前锋,向唐东都洛阳挺进。田承嗣骁勇善战,在洛阳东郊一战,把唐名将封常清新召募的数万唐军打得落花流水,攻占了洛阳。756年正月,安禄山于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然后分兵四处攻略。唐将鲁炅坚守南阳,叛将武令珣久攻不下。757年五月,田承嗣奉命率军攻支援。南阳城已被叛军围困数月,城中兵粮奇缺,一只老鼠即卖400钱,饿死病死不计其数。田承嗣乘其危难之际,一举而攻破南阳。鲁炅突围而出,退守襄阳,田承嗣追击两天,见襄阳难攻,于是回军。接着,他又率军东进,将来瑱围困于颍川。由于来瑱善抚士卒,田承嗣久攻不下。
十月,唐军大力反击,先后收复了长安、洛阳,安庆绪只率300从骑,狼狈逃往邺城(河南南阳),形势急转直下。田承嗣马上见风转舵,遣使者向郭子仪请降,但在还没有得到回复时却又变卦,撤离颍川,与守南阳的武令珣合军,共有数万人,北上驰援邺城。758年十月,唐将郭子仪率兵包围了卫州(河南汲县),安庆绪兵分三路救援,崔乾祐率上军,田承嗣率下军,安庆绪率中军,直奔卫州,都被郭子仪击败,被迫退守邺城。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军20多万,把邺城围得水泄不通。759年二月,史思明自范阳率13万大军南下,救援安庆绪。三月,在安阳河北交战。唐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没有统帅统一指挥,难以协同作战,结果一溃千里,各节度使都逃还本镇。叛军转危为安,声势复振。史思明杀安庆绪,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田承嗣等人都转投到史思明部下。史思明在取得叛军控制权后率兵返回范阳。